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研究

2015-10-21 21:35卓瑞李阳杨墨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教学实践高中

卓瑞 李阳 杨墨

【摘要】本文是对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只重课堂应试教育,忽视课外实践培养”问题的探索,在对省内多所作为高中教育“排头兵”的示范高中研究后,从英语学科教学实践概念的了解、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学校开展英语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情况、开展英语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等方面获得了一手数据,在进行了整体分析后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希望能在当前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的现象得以改善。

【关键词】高中 英语 能力培养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26-02

目前高中英语课,常常是教师占据着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处于一种被听课的状态,因无法互动而渐渐对英语课失去了兴趣,因没有练习机会而失去积极性,更因没有英语教学实践活动而失去学习自主性。 [1]

本文从学科教学实践的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把高中的英语学科实践现状及问题如实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希望中学阶段教育能够在重视应试的同时,不能忽视养成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毕竟学贵以致用。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以芜湖一中、安庆一中、合肥七中等多所省示范高中在校高中生为总样本(因为涉及学校较多,以下分析结论均只就数据在总样本的情况分析),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以高一、高二的学生为主,因为调研期间正值高考后,高三学生因已参加高考离校,很难组织统一研究,且对其研究时很难保证质量,只有对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调查,最能反映情况。因此,在总体中,选择的样本为高一、高二学生。具体抽样:将研究各校的文理科作为抽样框,按照男女比例、文理科人数比例抽取样本数。这样,共450人构成了本次调查的样本。

本研究采取混合研究法,以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为主,以访谈为辅,力求数据层次化。问卷由9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学生对英语学科教学实践概念的了解、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学校开展英语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情况、开展英语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50份,有效问卷432份,有效回收率为96%,实际样本情况见表一。

二、学科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及问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教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该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有利于思想情感教育;有利于智力智能的培养。[2]英语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扩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做到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但在“高考”的压力下,实际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具体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问题:

1.学生对学科教学实践概念的认识程度低。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学校的实际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能够参与该类活动的平台,学生对英语学科教学实践的认识则会关系到学生参与该类活动的积极性,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如图一所示,在432份调查问卷中,对英语学科教学实践这一概念,一共有63%名同学表示不太了解,2%同学表示完全不了解,占总数的65%,说明有相当的学生没有或很少接触到课堂外的英语教学活动。而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的同学占7%。对这一非常低的比例,可见目前主流英语教学还是在课堂内。

2.学校开展英语学科教学实践活动较少。如图二所示,学校开展英语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很多和较多的占7%,在图一中,对概念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同学占7%相当,因此,可看出在开设英语第二课堂的学校或者班级中,都会多次开展而并不是一次性的开展走过场。但是就这几所省内各地示范高中抽样结果的一般性而言,图表中反映的71%的学生认为学校较少或者几乎没有开展英语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情况,在访谈中得知,可分为这几种原因:(1)学校开展了较多相关的活动,但是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带入感不强。(2)学校开展活动的频次较低,而且部分活动,如模拟联合国、外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学生成绩有一定限制。(3)学校没有提供参加平台,基本不开展相关活动。

3.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发挥。

通过研究,发现23%同学认为没有发挥,58%觉得发挥了一点点,共占81%。而这与主流教学在课堂内一结合,反映出抽样中的大多数同学在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中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由此及彼,大学公共英语课和中学的英语课教法差不多,都讲课本知识,重视书面语言,很少开口说英语,现今,出现了部分同学对英语课不重视、逃课等情况。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聋哑英语生,只会写,只会做题。做不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的作用,学英语也就学无所用了,只是为了考英语四、六级才学英语的。由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高中阶段的学习状态可能延续到学生以后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建议与结论

高中阶段学习属于普通中等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在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引导把握参与目的和开展时间

不同参与目的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参与效果。一般而言,具有远期目的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更加积极,也会更加持久。具有近期目的的学生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一定的动力,但当这股动力消失后,可能参与则难以持久。

另外,高中因面临高考,学生首要工作就是学习,开展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势必要占用学生大量时间。因此,开展这类活动的时间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高一新生刚刚迈入高中校门,因为对高中学习的不熟悉,这时存在一定的适应时间。如果能合理利用好这段时间,开展相应的学科实践活动,既能加速学生适应过程,慢慢养成探入式的学习习惯,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顺利扎根。

2.多途径创造英语习得环境

语言环境是人类获得语言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外语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学生课外习得环境缺乏,学生的英语习得主要来自于课堂,但传统的英语课堂习得环境欠佳,学生大部分时间“浸泡”在汉语里,用英语实践的机会很少,因此必须得多途径创造英语习得环境。[4]团队在研究过程中,特意对学生感兴趣的英语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了归纳,多数学生对于如模拟联合国、外国歌曲大赛、外文书籍读书报告会、外文影视配音大赛、口语角等第二课堂英语学科实践活动抱有兴趣,学校适当的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将有效的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3.发挥教师启发促进作用

我国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仅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而研究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在接受研究的学生中,有51%认为当前课堂,老师只是一个单纯的传教者。但与此同时,有43%的学生认为老师是正确引导者和积极促进者。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实现,是以教师更深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前提的。教师的导向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主体性,具体可包括:提供激勵环境,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自信心;营造和谐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创设实际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在实践中得以运用;选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兴趣。因此,在教师加强课堂启发和正确导向下,学生更容易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能力。[5]

参考文献:

[1]黄少珍.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李卫真.英语教学改革之管见[J]. 今日科苑,2007,06:115-116.

[3]孙世文.浅析“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J]. 新课程(中学),2013,10:22-23.

[4]黄雪雁.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卢娟. 如何发挥教师在主体性教学中的引导作用[J]. 科技信息,2010,08:283.

作者简介:

卓瑞,男,汉族,安徽太湖人,主要从事英语方向学习和研究。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教学实践高中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