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林 蔡春
摘 要 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的分析方法学。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认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实验教学、建设网络课程和考核形式多元化等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 教学 体会 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9.054
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Reflect on Biomedical
Analysis Course of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HUANG Qionglin, CAI Chun
(Department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23)
Abstract Biomedical analysis is an analytical methodology that studies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medicine and its metabolites and endogenous substances in biological organism. On authors' opinions, arrang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reasonably, utilization of various teaching means, emphasizing experimental course, constructing online course and diversifying the testing are benefit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iomedical analysis course.
Key words Biomedical analysis; teaching; experience; reflect;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体内药物分析是在药物分析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型综合学科,它是一门以动物或人等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体液为对象,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的分析方法学。①体内药物分析通过不同分析技术,对生物体内的药物及其代谢物进行分离和检测,从分子、细胞层次来研究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药效学和毒理学机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以及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评价和应用,可广泛为医学检验、临床用药、新药研发、公共卫生、法医法检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
基于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和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体内药物分析”先后被开设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硕士生课程。本教研室近些年也面向我校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方向的本科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体内药物分析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其具备解决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新药临床评价和临床药学研究等领域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为他们能够承担大中型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医药科研机构、药品流通企业、药检与医药监督管理部门岗位奠定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授课体会和经验,提出体内药物分析教学提出几点思考,为提高“体内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校使用的课程教材为李好枝教授主编的《体内药物分析》(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总论、方法学和各论三篇。其中,总论涵盖绪论、药物体内过程及其相关理论、生物样品及其制备以及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方法学部分主要阐述体内药物分析常用方法,包括光谱法、色谱法、免疫分析法等;各论则是实例药物的体内药物分析。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需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包括体内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总论部分,尤其是生物样品及其制备,以文献中的方法为例子,逐一详细介绍血液、尿液等各种生物样品的收集和前处理以及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和蛋白沉淀法等生物样品制备方法。由于学生在“仪器分析”等课程已经较完整地学习了不同分析方法的理论知识,讲解方法学部分时应该在简单回顾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并结合各论部分侧重于这些方法在实际药物的体内分析中的应用,各论部分不再单独教学。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可以在有限的课时里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也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理解。
2 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尝试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兴趣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等。在课堂上主动与学生交流,积极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以及个性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对症下药。例如,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如保健品中的违禁西药他达拉非、西地那非或西布曲明等的检测,应用色谱法检验地沟油(黄曲霉素)、毒大米(黄曲霉素、重金属)、毒淀粉(顺丁烯二酸)等,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和责任心。此外,“体内药物分析”的授课对象是即将进入毕业实习的大三学生,在给他们上课时可以结合一些求职和考研的经验来讲解相关内容,引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重视。例如,在开始讲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一章时,可设定面试场景,向学生提问“药企人力经理或研究生导师面试时要求你建立某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含量变化的检测方法,你会怎么回答”,引导学生进入本章内容的学习。
3 重视实验课程
由于课时紧张,我校体内药物分析尚未开设实验课程,但是,开设体内药物分析综合性自主实验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内药物分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技巧,因此应当重视体内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与仪器分析、药物分析等课程相比,体内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实验方法和思维的传授,特别是样品的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等等,而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和操作规范,要促使他们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心态转变。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体内药物分析实验的思维和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例如,在“正常人和肿瘤患者血浆中的脂肪酸分析”的实验中,教师应当在简单回顾基本原理后,指导学生掌握红细胞的洗涤、脂肪酸的提取、脂肪酸甲酯化及GC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尝试比较血浆、血清和全血样品的差别、一步法和多步法提取脂肪酸的效果,以及思考正常人与肿瘤患者之间的脂肪酸差异对临床检验、诊断的意义等。因此,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可以让学生明白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其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不仅会为他们以后从事体内药物分析工作奠定扎实基础,也会提高体内药物分析的教学效果。
4 建设网络课程
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表现的专业或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也是展现课程特色和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平台。②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体内药物分析”课程应该建立起面向全校学生的教学网站,不仅展示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课后习题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任务和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先进网络技术来展示体内药物分析的流程和应用。例如,采用模拟动画来生物样品的收集和前处理,检测仪器的结构和配置、检测方法的建立等内容,并让学生可以自行运用鼠标点击选择操作,网站根据学生的选择给出正确或错误的提示。如果学生选择错误的操作步骤,网站还可以提供相关的指示或思考题帮助学生纠错和巩固。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网络教学,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取代的。此外,还可以在网站上发布最新的体内药物分析研究文献和应用报道,让学生了解体内药物分析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课程学习。
5 考核形式多元化
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形式,但传统的“一考定终生”的方式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能提高体内药物分析的教学效果。体内药物分析课程根据自身特点,要避免单一考核形式,应该采取以课后作业、理论考试和综合实验设计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试方式。平时以每章教学内容提炼的2-3道思考题作为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理论考试应在覆盖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加大综合设计题目比例,加深学生对体内药物分析应用的理解。在实验操作部分,可以由教师提供主题或方向,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分工完成参考文献搜集、实验方案设计、样品取材、样品预处理、样品检测和实验总结等内容。教师在综合型实验设计过程中也应当给予学生提供相关技术的培训和指导。
体内药物分析已在临床药学和药物体内研究等各个领域普遍应用,并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加强体内药物分析理论和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体内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熟悉各类体内药物分析工作的流程、规律和特点,才能将学生培养成能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新药开发和药品评价等研究的专业人才。总的来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重视参与、多多参与、主动参与体内药物分析课程活动,才能提高体内药物分析教学质量,并最终实现培养高等医药人才的教学宗旨。
基金项目:广东医学院博士学位人员科研启动项目(B2013017)
注释
① 李好枝.体内药物分析(第2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② 张兰芳,何文涓.《药物分析》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4.17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