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燕
摘 要 缄默知识不仅是教师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师德师风的知识基础。在人类的整个知识世界中,缄默知识比显性知识显得更为根本。德育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将缄默知识理论应用于师德师风建设,是增强高校的“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崭新途径。
关键词 缄默知识 高校辅导员 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9.023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heory of Tacit Knowledge to
Eth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QIN Yanyan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 Cixi, Zhejiang 315327)
Abstract Tacit knowledg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s' personal knowledge system, but also is the basis of the ethical construction. As a matter of the facts, tacit knowledge is more fundamental than explicit knowledge in human's knowledge. There are plenty of tacit knowledge in moral education. So, it is a good way to apply the tacit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ethical construction.By this way, we can enhance college counselor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political power consciousness and position consciousness.And it is a new wa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Tacit Knowledge; college counselors; ethics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辅导员自身的师德师风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诚如“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①因此,必须抓好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1缄默知识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
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最早提出了“缄默知识”这一理论知识。他在《人的研究》一书中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②缄默知识是人们靠非理性的直觉获得的,其数量是“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③比较难用清晰的逻辑语言或文字表达;传播方式非正式化;具有鲜明的情景性和层次性;与显性知识可以相互转化等,是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异之处。随着对缄默知识研究的不断深入,雷诺斯(Lerothy)等人提出了“集体缄默知识”,即它“是在组织成员长期以来共同经历的生产过程、事件和心理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不言自明的默契,它像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影响着组织运营的各个方面。④这是关于缄默知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界对缄默知识的进一步研究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方法上的创新。师德师风中缄默知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知识类型,它将教师关于德行的认知给予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奠定了教师道德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基础。基于此,才使得“师德师风”的作用在学生工作中得以实现。
2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在培育过程中的“缄默”处境
(1)育人意识消减,共享观念薄弱。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的年龄趋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小。尽管这在实际工作中易于跨越与学生的代沟,与学生关系和谐融洽,但对于85后的高校辅导员而言,因学科背景的多样化,且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实际的工作锻炼和社会磨砺,这就造成对师德师风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进而对思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在淡化和消减,难以形成教师人格。对辅导员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热忱及忘我的工作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技巧等等,即是师德师风缄默知识的表现。因它们都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中,一般的教育渠道难以传递和表达,因此教育者必须通过“茫然—顿悟—反思”这一过程才能真正理解。但大多数时间,辅导员因自身工作的繁琐与超负荷,无暇顾及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这也是造成施教者之间难以共同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2)德行素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传承链条“藕断丝连”。做好学生工作是辅导员的首要职责。然而,辅导员的出色的个人素养、良好的工作掌控能力以及匹配的学科知识与经验的积累等,在多数情况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造成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同一句话、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去说、去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在辅导员个人的“经验库”中,都有一套深刻影响自身的教育行动信仰、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认知图式,正是这些“缄默”形态的理论和经验形成了辅导员的缄默知识。但人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尚存偏颇;再加上辅导员在自己的实践场域中构建或创新的知识与经验,难以被形式化和通过他人的直接教学所获得;教学领域对辅导员缄默知识的关注度也远远不够,这些也是导致辅导员缄默知识长期处于“缄默”境遇的重要原因。
(3)受“先在”的负面缄默知识影响较大。当前,新入职的高校辅导员在接触新工作环境和文化气息熏陶前,已经有了“先在的知识”,即以“相应的知识准备与相应的接受力”来认知教师的师德师风现状。斯腾伯格认为:“缄默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及有效使用。”⑤在生活境遇、文化背景的差异下,辅导员对理解知识时的认识框架和行为会产生不同。若辅导员认为思政工作就是“做学生的保姆”,那么他就会将整个工作的重心放在日常琐事之中,而不会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作风素养等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就不能将应终身学习和提高的师德师风真正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
3 缄默知识理论对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创新
(1)创造集体缄默知识的积累和共享的环境,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按照雷诺斯对集体缄默知识的定义,我们可得知,集体缄默知识是在长期共同的心理体验或事件发生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种默契。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辅导员共享经验的意识和思想理念,塑造辅导员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以此营造默契氛围,达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信任是知识、经验传播与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彼此相互信任,辅导员之间的联系才会更为紧密,组织环境才会更为和谐,相互之间的交流才会更加顺畅,师德意识在辅导员组织中的传播和共享才会更为准确和快捷。年轻的辅导员一方面从有经验的老辅导员那里获得一定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接收到了被潜移默化的缄默教育知识。对高校而言,这种集体缄默知识越是广泛、深厚,团队的凝聚力越是坚不可摧。对辅导员而言,这种集体缄默知识是其品德智慧之树开花、结果的根基。因此,创造集体缄默知识的积累和共享环境,营造“认同感”,是培育并留住人才的关键。
(2)优化缄默知识的转化途径,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克莱蒙特根据缄默知识能够被意识和表达的程度,将其划分为“无意识的知识”、“能够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以及“能够意识到且能够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⑥因此,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可依据此特点,搭建缄默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模式,以此更好地达到对缄默知识获得的目的。大学生具有可塑性的特点。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观察、与其谈话交流、或从他人口中概述等方法,以“缄默到缄默”的传递模式“身教”学生老师自身意识到的知识。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分享缄默知识的最有效形式。由于缄默知识并非单纯技术层面的操作技能,因此辅导员要将师德的标准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寻找依托和载体,构建“缄默到显性”的外化模式。辅导员可以真实而具体地剖析自己在道德素养修炼上的所思所想,反思其师德言行,以此提升自身的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3)培养道德智慧,倡导终身师德教育。人类的道德直觉会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形成特定的道德规范,并且在具体情境下能够通过无意识方式进行自动输出,使道德判断快速、自动地出现,这就是德育智慧。⑦道德的培养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目的,是使教师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以教师的身教带动学生的言行,这使得学校的德育更具备广博深远之意义。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是他们最亲密的人生导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端正的师风、正能量的人格等个性特征,这也是他们真正“权威”的内在依据。“95后”的大学生处在多元化和动态化的社会发展当中,可塑性强。辅导员应怀着对学生的极大热忱,修炼德行,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以鼓舞和感染学生。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感和期待感,只有这样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才能真正达成。
注释
① [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0/c70731-25629093.html
② Michael Polanyi.Study of Ma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12).
③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④ 蔡华.西方缄默知识理论的源流[J].求索,2013(5).
⑤ 曲铁华.基于自我反思的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
⑥ Sternberg,R.J.,Horvath.J.A.,ed.Tacit Knowledge in Professional Prantise:Researcher and Practitioner Perspectives[C].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inc,1999.
⑦ 顾林正.缄默知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