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枫
摘 要:《焦湖庙祝》出自志怪小说集《幽明录》,是一篇简单短小的笔记体小说;《枕中记》是唐传奇,叙述详细。可以说,《枕中记》的故事原型正是脱胎于《焦湖庙祝》,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就这两篇小说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进而探索志怪小说到唐传奇的嬗变,以及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焦湖庙祝》;《枕中记》;志怪小说;唐传奇;继承;超越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4-0092-02
引言
《焦湖庙祝》的故事出自南朝刘义庆编著的《幽明录》,主要讲述了商人汤林在焦湖庙祝的指引下进入柏枕中,经历了结婚生子,官阶步步高升后,遂无思归之怀,而至遭遇违忤之事。庙祝让他从枕中出来,才发觉枕中所经历的数载之事,现实不过一瞬间而已。《焦湖庙祝》故事的叙述简单朴素,而自此开始,后代皆有以此故事为原型的文学叙事,而唐传奇《枕中记》即是其中著名的一篇。《枕中记》为唐人沈既济所作,主要讲述了卢生感慨自己不能出将入相,道士吕翁递给他一个枕头,告之这个瓷枕能让他如愿。当时店主正在蒸黄粱米饭,卢生就此入梦。梦中,他娶妻中进士,步步高升,后因宰相忌妒被贬,不仅又被重用,权至宰相。因被同僚陷害,又被流放多年。获得平反后,被封燕国公,儿孙满堂,享尽荣华,最后老死于家中。至此梦断,卢生回到现实,黄粱米饭尚未蒸熟。《焦湖庙祝》与《枕中记》虽是异代作品,且有承继关系,故在故事叙述、思想内容以及创作手法方面呈现出相似性,但因时代文化的不同和文学自身的发展,二者也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于此,笔者将对二者进行比较,以探索志怪小说到唐传奇的承继与嬗变,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变迁。
一、从《焦湖庙祝》到《枕中记》的承继性
《焦湖庙祝》与《枕中记》因有承继关系,故其无论从故事、思想还是创作手法都呈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下面笔者分而述之。
1.相同的故事叙述
《焦湖庙祝》与《枕中记》的故事,简而括之,均可概之为:一人借枕入梦,在梦中经历人生沉浮,醒后,发觉其所经历的一切不过一场梦而已。故事框架相同,凭借入梦之物也相同,甚至梦中所经历的事情相似度也极高:汤林在梦中结婚生子、为官仕宦;卢生的梦中经历亦是如此,不过相对曲折,历两度沉浮。二者故事叙述如此相同,正是因为《枕中记》的故事原型来源于《焦湖庙祝》,汤显祖在《邯郸梦记题词》中就曾指出:“卢生入枕中得妇遇主的故事,大率推广湖祝枕事为之。”确然,《焦湖庙祝》是《枕中记》的本事,经沈既济推衍、润色、加工而成,但其故事的叙事风格已随时代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风貌,并对之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汤显祖的晚年力作《邯郸梦记》即是依据《枕中记》而创作。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正如鲁迅所言:“其大关节目变化不大,然故事的情节经改造,愈趋复杂,其意义与旨趣亦渐趋深刻。”可见,故事架框虽相同,但因其内容的渐趋复杂,其所折射的社会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2.人生如梦的道家思想
从《焦湖庙祝》到《枕中记》,其表达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人生如梦”四个字,这正是来源于道家思想。庄子最早提出了人生如梦的思想,并提出了“梦蝶”一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正是人生如梦思想的最初的形象阐释。无疑,《焦湖庙祝》的书写正是受这一思想的直接影响。《枕中记》,诚如汪辟疆所言:“唐时佛道思想,遍播士流,故文学受其感化;篇什尤多。本文于短梦中忽历一生,其中荣悴悲■,刹那而尽;转念尘世实境,等类齐观。出世之想,不觉自生。影响所及,逾于列矣。惟造意制辞,实本宋刘义庆《幽明录》所记杨林一事;而唐人所记之《樱桃青衣》(《广记》二百八十一引不载出处)与李公佐之《南柯太守记》,皆与此篇命意相同。”唐代,佛道思想盛行,此时代必然影响到唐代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中特意提及卢生所遇之人吕翁为道士,并借其之口道出了道家所提倡的无为的生活理想,即“无苦无恙,谈谐方适”。并且借黄粱一梦使卢生顿悟,使其参透了“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道家思想鲜然如明。总之,不管《焦湖庙祝》与《枕中记》如何体现主旨,其思想基础均是道家的人生如梦。
3.讽喻的创作手法
《焦湖庙祝》与《枕中记》皆是通过一场梦表达了道家人生如梦的思想内容,与此主旨表达相一致的便是都采用了讽喻的创作手法。《焦湖庙祝》叙事虽简约,但简而不省,将汤林梦中数载的经历一一陈述:结婚、生子、为官、升迁,且写道:“林在枕中,永无思归之怀。”将汤林耽于枕中幸事的心理直接说出,而至遭遇“违忤之事”,庙祝令其出枕外,才惊觉所经历的一切不过一场梦而已。其反讽意味中谕晓着世人人生如梦的暗示。《枕中记》更将这一讽喻手法的运用推向了高潮。文中,作者用较大的篇幅细致地叙述了卢生十三次官职的升谪变化,当然,更多的笔墨还是放在了他的升官福禄上,可谓不厌其烦,详细备至,写尽其享荣华、莅富贵、获厚利的一生。但最终也不过是梦一场,虽历一生,实不过倾俄之间事罢了,尤其小说中最富戏剧性和讽喻性的一笔是,在敷陈了繁复的梦中经历,卢生梦醒后,文中“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一句尽将卢生方梦初醒的困惑与作者的讽喻、暗示拖出,可谓微言大义,寓旨深幽。《焦湖庙祝》与《枕中记》皆以梦中所历为主要书写内容,但结尾又一笔打破这一梦境,形成极大的反差,以此示谕世人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而已,何必执着于此。
二、从《焦湖庙祝》到《枕中记》的超越性
所谓“传奇者流,源出于志怪”,志怪与传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传奇终与志怪有着很大的不同,唐代传奇作家在吸收其他文学体裁经验的基础上,将原本粗陈梗概的志怪小说推衍敷陈,体制渐大,情节也更为波澜,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更加鲜明,文学性进一步加强。从《焦湖庙祝》到《枕中记》即可突出地看出这些变化与超越。
1.体制的不同
《焦湖庙祝》是南朝志怪小说,重在“记”,而《枕中记》为唐代文言小说的代表,艺术性已渐成熟,多种艺术手法皆运用其中,为小说叙事和人物形象塑造服务。由此,传奇在推衍故事中便具有了体制阔大的特征,这从二者的行文篇幅即可见出其叙述的繁略不同。具体而言,《焦湖庙祝》只是概陈其事,几句便了,几无细节描写,只末一句写到了汤林的心理活动,也只是粗粗略过,并无细究。《枕中记》则不同,无论背景还是梦中经历,抑或醒后顿悟都有比较大的篇幅敷衍叙写。首先,对卢生的衣着、坐骑、去行、困顿文中都有描写,尤其是对于卢生的困惑,文中通过其与吕翁的对话得以展示,将卢生欲建功立业的志向与困于畎亩的现实造成的无奈心理鲜活地写出。这是《焦湖庙祝》所没有的背景介绍。其次,便是卢生梦中所经历的一切,较之汤林所历,不仅从“数载”延伸至了“一生”,而且所经历的升谪亦详细备至,作者细数卢生的十三次迁谪,这一写法明显是受到史传文风的影响。再次,卢生醒后的顿悟,作者更是通过其与吕翁的对话以及黄粱一饭的时间对照使其深化,前后呼应,且文意更深化。由此可见,唐传奇体制的渐趋阔大,不仅是内容细化的加强,更是文学意蕴深化的必然。
2.艺术虚构的不同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略》中有云:“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所谓“有意为小说”即是指文学自觉意识的苏醒以及艺术虚构的运用。《焦湖庙祝》显然并没有进行自觉的艺术虚构,它只是记述了一件传闻轶事,且记录者是以真实听闻来进行记述,且故事本身以及故事人物皆是现实存在。至《枕中记》,虽不能完全说它是一部具有独立性质的小说,但已呈现出明显的小说化特质。首先,人物虚构。卢生、吕翁都是作者有意虚构,并非现实世界的真实人物。而且二人之间的对话也是作者有意为之,正是为揭示小说主旨服务。其次,梦境虚构。卢生在梦中所经历出将入相、升沉迁谪均为作者臆想为之,这正是卢生在现实中希冀的理想人生在梦中的复现,是吕翁或者说是作者为破解卢生的执固而有意构造的一个幻景。艺术虚构是唐传奇区别于志怪小说的一个最大特征,也是文学自觉的一个显著方向。艺术虚构使小说向着独立的方向发展,成为小说家有意为之,天马行空进行艺术创造的独特手段。较《焦湖庙祝》,《枕中记》正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意”,正所谓“有意为之”,确是此“意”。
3.道家思想深浅的不同
诚如前文所述,《焦湖庙祝》和《枕中记》都受到道家人生如梦思想的影响,且表达了同一主题,但具体来看,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两部作品中的确还是存在着深浅的不同。《焦湖庙祝》结尾云:“祝令林出外间,遂见向枕。谓枕内历年载,而实俄顷之间矣。”汤林出枕后看到之前庙祝借与他的枕头,才恍恍然地明白枕中所经历的一切原来只是一场梦,且并无任何其他举动。而《枕中记》所传达的道家思想则呈现出明显的深化趋势,一则授枕之人由庙祝而变成了道人吕翁,身份的变化使得作品的神仙道化思想表现得更为明显。二则,卢生醒后,并非如汤林只是久久怅然,而是在梦与现实之间顿悟,明白了宠辱、穷达、得丧、死生之至理,而且一句“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更明确地点出了道人吕翁的点化之意。由此可见,从《焦湖庙祝》到《枕中记》,借枕人身份的变化以及人物结局的不同都折射出了道家思想影响的深浅。
综上所述,从志怪小说《焦湖庙祝》到唐传奇《枕中记》,虽然在故事叙述、思想主旨、主要创作手法上具有巨大的一致性和传承性,但是,因时代文化不同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唐传奇已具有了文学的品质,而志怪小说仍停留在记述怪奇轶事的程度,未自觉地进行艺术虚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二者自然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周绍良.唐传奇笺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丛海云.“焦湖庙祝”故事的传承与嬗变——从《杨林》、《枕中记》到《邯郸记》[J].语文学刊,2012(1).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5](宋)李眆.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