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音画印象

2015-09-29 12:28宫晓霞
艺术评鉴 2015年18期
关键词:童声合唱

宫晓霞

摘要:歌剧《白蛇传》由当代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创作,剧中大胆地尝试运用全新理念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当代西方新音乐结合的手法,创作出具有古今中外文化交融性的歌剧。其中歌剧幕间曲全部采用无伴奏男童合唱的形式创作,主题对中国民族调式及民族民间说唱音乐等核心音调元素做了精心提炼,以此为契机与西洋创作技法结合,并直接引用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歌词,形象地展现出一幅带有浓郁东方音画的新歌剧。

关键词:幕间曲 童声合唱 苏州弹词 调式游移

歌剧《白蛇传》脚本采用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改编而成,曲作者周龙以其高度的创作理念、神韵般地吸纳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珠联璧合地将东西方文化完美结合,使之成为一部极具艺术审美价值的现代歌剧。并于2011年在美国一举夺得了第95届普利策最佳音乐奖。

该剧从声乐唱腔、独白、伴奏音乐材料到幕间曲的创作无不体现出东方民族的韵味,以全新的音乐语言展示着这个古老的东方神话故事。本文只以幕间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歌劇幕间曲创作中存在的中国民族民间元素。

歌剧《白蛇传》在曲式结构方面,共分十二个部分,其中包括四幕歌剧(分为六场),除了序幕与尾声两部分外,还大胆增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江南画面《春》《夏》《秋》《冬》四幕幕间曲的创新运用,这四幕幕间曲的唱词由中国四位著名诗人所作的古诗来演绎,然而在歌词上完全采用英文演唱,四首古诗的选用,体现了中国四个不同的季节,该剧正是以这四季分明的时间顺序来阐释故事情节的。为了突出幕间曲作为每一幕故事剧情的铺垫,展现歌剧发生时间季节的优美、鲜活的江南画面感,作曲家的创作构思独具匠心,既没有选用技巧娴熟、完美的成人音色,也没选用丰富多变的乐队音响来伴奏,而是挑选音色稚嫩、恬静、简约的男童音色,以无伴奏合唱形式演绎。幕间曲的主题唱段采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及民间音乐苏州弹词的旋律为素材,并配以技法娴熟、多变的西方和声、调式、复调等音乐创作技巧,从横纵两方面出发演绎中国古诗,音乐与古诗的意境完全吻合、贴切,以西方音乐技法骨架支撑的东方民族风情主题近在眼前,塑造出立体完美的中国江南诗情画意的秀丽风景画面,彰显了出神入化般东方异国风情元素。

一、清新、靓丽的幕间曲《春》

第一幕幕间曲《春》以其音色清脆、淡雅、甜美的无伴奏男童合唱演绎。音乐清新亮丽、一派春意盎然,以其生机勃勃的活力唱响了第一幕《断桥》唤醒篇章。这是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故事发生在中国江南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温柔、美丽的白娘子与忠厚、善良的许仙第一次邂逅并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故事。为了烘托第一幕故事情节,编剧采用宋代苏轼的古诗《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作为歌词。这首诗是根据北宋名僧惠崇的画《春江晓景》中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着意刻画了中国江南春回大地,鱼肥水美、物产丰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同样洋溢着浓厚而清新的东方生活气息。其无限清新、靓丽民族色彩的主题旋律与调性游移的结合,以崭新的形式表现出中国江南初春时节,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面。

谱例1:

谱例1为第一幕幕间曲《春》,主题在曲式上具有自由的平行复乐段特点,第一乐句和第二句开头主题材料及调性有相似之处,采用复调三声部卡农模仿式手法演唱古诗的前两句;第三句和第四句主题材料和调性运用了民族调式写法,并用三声部和声性复调手法演唱。其主题调式调性一直处于连续转移的形式,主调从A羽开始,更确切地说,是非常典型的中国民族羽调式——带有滑音手法的小三度旋律特征,然后经历#C宫、D商雅乐、A商、E角附加偏音的各调式自然衔接,其中最后一个调式附加了两个偏音(清角、变徵)。另外中间两个调式具有苏州弹词“丽调”①唱腔的特点,均在旋律中强调了偏音变宫的运用,旋律以四度跳进为主,同时还在部分二声部中加入偏音——清羽及变宫,使音乐既有清新、柔和明亮的中国传统民族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将欣赏者带入好一派中国江南生机盎然、柳绿满园的春景图中。

二、热烈、奔放的幕间曲《夏》

第二幕幕间曲《春》以极为明朗、愉快、活力四射的情绪展现着风景秀丽的夏季画面。该剧第二幕分为两场《热恋》、《情爱》,故事发生在青山如碧、花红柳绿的夏季,主要讲述白娘子与许仙结为夫妇并幸福生活的爱情故事。歌词采用宋代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创作而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借助对庐山丘壑纵横、山叠险峻、变化多姿的外貌风景描写,彰显出中国南方雨水充足、气候湿润、风景宜人的夏季风光。

作曲家在创作上采用了5/8拍(3/8+2/8)具有交替节奏特征的拍子,以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特点的四音列旋律作为主题,配以支声复调的写法,在不同的调式上展现,贯穿始终。那清脆悦耳、嘹喨清透的童声音色,编织出一幅夏树苍翠、风景秀丽的诗意画面。

谱例2a:

谱例2b:

谱例2为第二幕幕间曲《夏》,为再现三部曲式结构。谱例2a八小节为第一段引子主题,低声部采用了C宫调式的C、D、E、A四音列旋律,以“sha la la”的唱词作为伴奏演唱,5/8拍的节奏,轻盈欢快,配以高声部A羽调式长线条抒情性“yo”词的滑音衬唱,两个声部静与动不同情绪的结合,体现出同宫系统调式的综合,层次分明、清晰,主题活泼、轻巧,形象地展现出夏季风景秀丽,生机勃勃的气息。谱例2b古诗主题进入,高声部则运用F宫调式的旋律,后面歌词继续在增加变音的基础上扩张调式,而此时的低声部始终采用引子低声部主题模进手法在为高声部作多层次的伴奏,八小节一循环的主题片段分别从C宫调式转到F宫——C宫——G宫再回到C宫调式。当低声部伴唱再现C宫调式段落时,高声部主题一直重复四遍固定旋律片段,这个片段唱词为古诗最后一句“Because we are always in it.”(只缘身在此山中),采用了苏州弹词中《新木兰辞》的唱腔素材,旋律五度跳进,曲调委婉下行,强调偏音B(变宫)。再现段落音乐为三声部复调式写法,三个声部调式的综合体现了完全的C宫七声清乐调式特点,这恰恰也是丽调唱腔的特点。丰满的音响多层次的旋律线条,预示着白娘子与许仙美好的未来生活从此起航。

三、萧瑟、凄切的幕间曲《秋》

第三幕幕间曲《秋》,音乐以其清清冷冷、西风残照的音调,演绎着故事发生的时间及剧情由喜转忧的变化过程。第三幕《脱变》讲述了法海和尚听闻世间白娘子与许仙的美好爱情故事,最终识破真相,拆散二人的婚姻,使白娘子与许仙限于悲伤欲绝、烦恼痛苦的情境之中。为了衬托这一故事情节,幕间曲歌词引用中国著名唐代诗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入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原诗通过对初秋时节峨眉山景色与月夜行船优美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选用此诗,目的是营造出一幅秋韵的风景画面,并借诗中作者的伤感情绪来表达此时白娘子与许仙在法海威逼诱惑之下,陷入绝望、痛苦、浑浊的爱情之中。

音乐依然采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作为主题旋律,而在其他声部则引入调式外音及偏音,造成了音响上的不协和,烘托出故事发展的不祥之兆。

谱例3:

该主题建立在典型的中国五声性民族调式bA宫调式上,为带变化的复乐段结构,第三、四乐句主题材料基本重复第一、二句主题,只是旋律音略有减缩、并在节奏上调整为弱起的形式,第一段即前两句诗词停在bB商音上,而第二段第四乐句停在bA宫的主音上。整个乐段呈现出平行乐段的特点。其调式完全采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作主旋律,而其他声部则使用的除五声调式以外的偏音及和弦外音,使得民族调式的主题包裹在音响丰富、新鲜传神的背景和声中。它象征着在清爽宜人的秋季景色中,剧中不同人物的忧郁、纠结、矛盾、伤感的内心活动。为第三幕的展开做了深刻的情绪铺垫。

四、林寒涧肃的幕间曲《冬》

第四幕幕间曲《冬》,音乐以空旷、伤感、无奈的情绪,表达出剧中白娘子与许仙悲痛欲绝的心境。第四幕两场《负心》《断桥》讲述了许仙受法海蛊惑,逼迫白娘子现出蛇妖原形,并被法海镇压在雷锋塔下,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终以悲剧告终。此幕间曲引用唐代柳宗元的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以一幅冰冷的寒冬风景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人置于幽静孤冷的境地,同时体现出作者孤傲自赏、苦恼郁闷的伤感情绪。这恰恰与该剧第四幕《负心》的人物内心感受吻合。许仙、白娘子、小青三位人物角色都以极为悲伤的情绪展现,同时体现出他们那种期望摆脱世俗、追求脱凡超俗的现实生活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作曲家周龙恰恰抓住诗词的意境,借以表达许仙与白娘子在经历了一场互相证实对方真实爱情的斗争,以白娘子被压在雷锋塔下而告终,音乐中模糊、游移的调性预示出不同人物内心孤独、伤感、空荡荡的感受。而该主题音调又有多处以民族小三度旋律为特征贯穿始终,其略显呆板的小三度旋律不断重复,在空旷音响背景的衬托下像是发自内心安静的思考。

谱例4:

幕间曲《冬》的主题同样以童声无伴奏合唱演唱,只是最后一句为在声乐合唱伴奏下独白的形式结束。唱词以衬词“wei”开篇,后面换成“wa”,在曲式上为独立成段的一部曲式,有起承转合的特点。如第一句和第二句为重复主题演唱,而第三句已展开的手法转到以E为主音的旋律上,而第四句以独白的形式念出诗句。在和声方面其主题建立在模糊的综合调式上,以A为中心音的背景和声引入,建立在A大三和弦与A小三和弦叠置的音响上,当诗词主题进入时同样采用以A为中心音的调式特征,然而由于其多处小三度与二度音程的旋律又体现出中国民族调式的特征。第三句“孤舟蓑笠翁”转为以E为中心音的调式,但其在A小三和弦上附加了上方小二度F音的使用,ACEF增强了音响的不协和度,最后一句诗词“独钓寒江雪”以独白的形式表达出来。在音乐的写作上,其旋律建立在两个相差大三度距离的小二度音程——四个音的和音之上,其音响的不协和度可想而知,加之将衬词改为“wa”作为背景,而唱词以独白的形式阐释,以二平均的节拍干练地终止收尾,语气坚定、干练、果敢,借以突出白娘子大胆、聪慧的人物性格特征。

五、结语

作曲家周龙以其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讲述着东方的古老传说,完美地吸纳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使之融入西方现代创作技法之中。无伴奏合唱的巧妙设计与中国古诗词的运用,增强了歌剧《白蛇传》浓郁的东方情调,四幕幕间曲《春》《夏》《秋》《冬》,仿佛四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映入欣赏者的眼帘。音乐中隐含着古诗的意境,古诗则被披上音乐的霓裳,诗情画意的乐音将东西方文化完美结合,使之成为当代一部艺术审美价值极高的现代歌剧。其唯美的创作理念和新鲜的创作手法为更多执着于音乐创作的人士拓寬了思路,更为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做出了贡献。

基金项目:

本文为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

注释:

①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参考文献:

[1]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所《中国音乐辞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辞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4]周龙.冥想于古今之间——为传奇谱写新歌剧[M].天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04).

[5]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6][美]库斯特卡.20世纪音乐素材与技法[M].宋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童声合唱
奥尔夫教学法在童声合唱训练中的运用
浅谈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与发展策略
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
音乐教学中童声合唱的训练探讨
小学童声合唱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以美妙的童声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刍议小学童声合唱教学
浅谈童声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
从“合”到“和”:奏响童声合唱的天籁之音
浅谈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