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9-29 01:26张钦伯
教育界·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思维新课改

张钦伯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各种先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使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有更多的借鉴,但同时也使我们在物理教学中面临许多困惑。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 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动手机会多,如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则很容易调动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实验活动中去,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中认真做好一系列有效的实验,点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励状态,可以把学生的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活化。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很好地利用各种教具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用现象清楚,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创设有声有色的、形象直观的情景;用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分组实验,创设生动活泼、热烈讨论的情景;鼓励和激发学生开展课外小制作、发明的活动,创设理论联系实际、巧用物理知识的情景,从而促使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提高能力。

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的时候,同时再现知识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物理学家们为获取物理知识所做出的真实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比如,在讲授“重力”时,千百年来,“苹果”不知“落地”多少次了,而人们只看到“苹果落地”就可以吃了,牛顿却独具慧眼看到了“重力”,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及知识的力量所在,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激情。教学中还应借助物理讲座和园地等多种方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了解物理学家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取得的成就,从中获得成功的启示和力量,促使学生自觉地把科学伟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楷模,发奋学好物理这门科学。

二、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改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和验证性实验。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改进为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方法。把演示实验改为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演示实验无法取代的。

2.改进实验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方面,我们可以开展对课本实验装置的改进活动。“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用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把一只乒乓球放入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这是因为水对乒乓球只有向下的压力;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这是因为水对乒乓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3.改某些课后练习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课后练习改为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概念、规律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在物理拓展课、探究课中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人观察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认识、观察事物现象的过程和准确程度。人们只有正确、广泛地了解客观世界,才有可能进行正确思维,才能创新。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如,平均速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不妨测蚂蚁的平均速度。让全班同学个个动手,学生便处在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实验、交流、合作,增强了群体合作的意识,发展了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优化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合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等。例如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还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提问,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个性品质。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创新思维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