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侠
【摘 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大任务,本文从数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特优势、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途径 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文化课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事情,也并非数学教学的唯一目的,但作为数学教师,却不能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学毕业后,我就走上了数学教师岗位,已经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十年有余,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在自己的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和尝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以往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特优势
无论是人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性实践,都离不开人的思维。思维能力是人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它是人类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人的一切智力活动。我们看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是不是具备高超的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弱。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理所当然成了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理科性课程教学相比,数学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数学教学本身包含有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任务。在这里我暂且把数学教学中这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称为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认为,一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包含三种最基本的能力,分别是数学运算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空间想象能力。这三种数学思维能力是对人的理解力、判断力、分析力、综合力、概括力、比较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等能力的融合,是人的综合能力在数学领域的集中体现。学科教学本身包含这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是数学教学的独特优势。它值得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同时,我们通过对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运用能力和数学成绩,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在实践中多次发现,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对我们的学生开展思维能力培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与问题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去思考一些数学问题,自觉地去关注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数学现象。因此,可以说我们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是要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兴趣越浓厚,培养效果就会越明显。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又应该怎样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根据我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努力,在这里,我要给广大数学教师特别强调的是要有长期的心理准备。让一个学生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学老师要有信心和耐心去等待、去启发。记得我所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刚开始上课时,特别是讲几何知识的时候,他老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只想瞌睡,数学成绩很不好。看着这种学生我很着急,学生自己心里更是很纠结。当我找他谈话时,他告诉我:“老师,我根本就没有空间立体感,看着那些几何图,越看越扁,越看心里越慌。”听到学生这种话,我开始连自己也蒙了,想这种状态,怎么可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呢?后来,我尝试让这个学生去关注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实物,从书本的边缘直线、操场的跑道到篮球场边线,再到天空的彩虹弧线;从课桌的长方实体,到各种球形的圆柱体,都指引他去仔细地观察。一天又一天,终于等到云开见日,到第三个学期时,他跑来找我说找到感觉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越来越大,喜欢不停地思考,不断地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养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数学成绩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一天比一天好。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跟先天的遗传基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要靠后天的培养和训练。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科学训练得以提高,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新人。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对学生开展思维方面的训练。那么怎样来训练才比较有效呢?根据我的经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区别对待。学生思维能力因先天的遗传或后天的条件差异等原因,会出现很多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时要区别对待。对于基础比较差的、比较笨的那种,我们在开始时可以先降低要求,只要他们完成比较容易的训练题就可以了;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则要适当加大训练题目的难度,相应提高要求;对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那部分学生,则可以通过训练竞赛题来逐渐提高,竞赛题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要坚持不懈,长期开展训练。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积少成多,让各种题型的解法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才能形成数学思维模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卫灿金.学与教的心理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5]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张思明,白永潇.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