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洁
《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影响分析
赵 洁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由于小学阶段是儿童个体行为养成的关键期,而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因此,进一步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解决与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某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探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程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策略。希望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相融合有所借鉴。
品德与社会课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影响
我以乌鲁木齐市某小学为样本,以这个学校的部分学生、教师为对象,分别运用了访谈法、问卷法等调查方法进行了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本人共发放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93.75%。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为了确保问卷有较高的有效性,问卷回收后本人对问卷及时进行删选,其中因为空填、漏填和明显的错误等原因而作废的问卷有10份。根据回收的问卷中同学们的作答,做以下分析:
(一)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表1.1-1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问题: 2、如果你不喜欢《品德与社会》课,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程本身实用价值不大 教材内容比较枯燥 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单调 学生选择 14.7% 41.3% 44%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有着浓厚兴趣,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表示不感兴趣。如表1.1-1所示,认为造成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较为单调的比例为41.3%,教材内容比较枯燥的为44%。在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并没有把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挖掘和还原出来,学生上课听下课忘,并没有学有所用,因此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
表1.1-2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
1、你喜欢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吗? 喜 欢 一 般 不喜欢 77.3% 22% 0.7% 3、你在《品德与社会》 很轻松 一般 不轻松 课堂上的学习轻松吗? 72% 26.7% 1.3% 4、你认为《品德与社会》 有,很重要 一般,不清楚 没什么影响课程的学习对自己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影响吗? 65.3% 15.3% 19.4% 6、生活当中,你仍然会以《品德与社会》 会 基本会 不会课程中所学的道德规范去要求自己吗? 42.7% 54% 3.3% 7、你认为班级里的同学的行为习惯表现如何? 较好 一般 差 34% 59.4% 6.6% 8、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 符合 说不上来 不符合 我感觉自己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善? 31.7% 68% 0.3% 20、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你能将 可以 一般 不可以所学的思品知识应用到实践及生活当中去吗? 32.7% 65.3% 2%
通过调查还表明,如表1.1-2,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是可以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的。学生问卷中反映出有77%的学生很喜欢这门课程,22%的学生的喜爱程度一般,仅有0.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这门课程。同时,认为自己在品社课上的学习很轻松的学生为72%,选择“不喜欢”和“不轻松”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 这个结果还是让我很欣慰的,至少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喜欢和亲近,足以说明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去渗透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可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观上认可的态度,将会是促使良好习惯培养的动力。
同时,有65.3%的学生认为品社课程的学习对自己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认为通过课程的学习使自己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善的学生仅占31.7%。能将所学的思品知识应用到实践及生活当中去的学生也仅占32.7%.这就需要引起教师们的注意,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成为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授课情况调查分析
表1.2-1 教师授课情况调查表
5、在《品德与社会》课上, 经常组织 偶尔组织一两次 没有组织过老师会组织相关的德育活动吗? 20% 60% 20% 9、你更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 自主学习 完全听老师讲解 结合实践活动品社课程? 4% 29.3% 66.7% 11、老师总是在《品德与社会》 总是 偶尔会 从来没有课上注重培养你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吗? 80 % 20% 0% 12、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 经常 偶尔 从来没有老师会组织大家去参加志愿活动吗? 6 % 46.3 % 47.7% 13、你希望老师上《品德与社会》 多讲解 多启发引导 没考虑过课运用哪种教学方式? 23.3 % 71.3% 5.4% 14、你认为什么样的《品德与社会》 讲授多 课外活动多 师生互动讨论多课堂最能吸引你? 21.3% 41.3% 37.4% 15、在《品德与社会》课上,你会主动 经常这样 偶尔 从来没有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得到老师耐心的讲解吗? 43.3% 46.7% 10% 16、你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程 15 分钟左右 25 分钟左右 40 分钟以上老师一节课中讲述多长时间为好? 8.7% 51.3% 40% 17、你认为影响自己对学习《品德与 知识水平 授课组织形式 教师的人格魅力社会》课程的兴趣的教师因素是什么? 32% 59.3% 8.7%
如表1.2-1所示,59.3%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对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兴趣的教师因素是教师授课的组织形式,49.7%的学生认为在《品德与社会》上老师是主体,66.7%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多启发引导,使用让他们自己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尽管有80%的学生认为老师会通过品德与社会课去培养大家的良好习惯,但是,仅有20%的学生选择了老师会组织大家进行课外活动。说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联系还是不够紧密。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不仅能使乌市某小学的老师对本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渗透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存在的问题,加强品设课程与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结合。我还对这所学校4至6年级的4名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将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与访谈调查的结果相融合总结出如下问题。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授课与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相互结合渗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课时量不够。一个学期教材内容,有些教师很快就完成了,剩余的课时则由给班主任或其他考试学科的教师使用;
(2)每节课的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小学生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大部分教师用一半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剩余时间则让学生写其他学科的作业,或其他任课教师讲其他学科的知识;
(3)教师专业不够强。小学专职的《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比例很小,兼职教师居多,在教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必然把业务学习、教学研究的主要精力放在所任的主科上,较少顾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质量。
(4)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教师兼职任课情况较为严重,短期任教的教师,他们必然不能够将充分的研究的热情和精力投入教学当中;
(5)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陈旧,不能把书本的内容溶于生活,缺乏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通过对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一直以来接受“应试教育”,学生会不自觉的将课程分别主课和副课,地认为语文、数学这样的学科比《品德与社会》课更重要,同时,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没有认识到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学生不能将《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上课学下课忘,所学的德育知识下课就抛在了脑后,导致自身的习惯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
(1)教育部门应加强管理教师资格制度,对每一位教师做好岗前培训,做到定岗定编。减少甚至杜绝出现教师兼职任课的现象。
(2)教师应因材施教,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闪光点,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空间和舞台。
(3)有针对的教学。教师应结合教育要求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善于调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与小学生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入手,帮助学生从中发现和思考问题,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4)知行统一,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能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将道德认识变成自觉自愿的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小学生学会积极有意义的生活。
(5)注重内容的生活化和教学的活动化有机结合。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在探索、合作中去观察社会、感受世界、了解社会。
(1)主动参与课堂体验过程。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使自己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去培养自身的习惯。
(2)培养自身的合作学习意识。学生通过在合作小组内部或全班主动进行交流、补充、辨别、论证,组内成员恰当地分工,搜集资料,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3)以积极的心态学习,避免出现偏科的现象。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增长美德、积累知识、启迪悟性、开发潜能、提升素质、从而获取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锻炼,在快乐中成长成才。
总之,通过此次研究,对教师和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掘和运用身边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与生活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每一个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而在时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品德教育远离了学生现实生活的年龄特征,只是以教育的方式在传授知识,远离学生的真实空间。而且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年龄特点,局限于书本的世界,未能有效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未能学以致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无法触及学生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
有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必须要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复原学生生活本来面貌的基础上,使他们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有所提高,从而体现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开展及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积极影响。只有让学生带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和德才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才能使他们建功立业,创造辉煌,这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担负起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1]童益.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的合理化[J] .才智,2012(33).
[2]林倩名.巧妙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品德教学实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3]李桂强.《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1):40.
[4]于力铮.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实施创造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
[5]杨姗姗.思想品德教学情境创设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6]邬建红.情境创设,让品德课堂活起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7]童益.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的合理化[J].才智,2012(33).
[8]臧静.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J].才智,2011,(2):30-33.
[9]谭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点滴思考[J].学苑教育,2012,(2):130-133.
[10]林敏.研究,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美丽[J] .江苏教育研究,2012(35):68-69.
[11]杨今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开设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2):16-17.
[12]罗艳林.浅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三贴近”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3):125-126.
[13]蒲朝江.内外结合塑造美德——论家长和社会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成功(教育),2011(1).
2015—03—25
赵洁(1991— ),女,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方法。
G623.5
A
1673-4564(2015)03-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