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写字的教学策略

2015-09-10 07:22赖冬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写字教学小学语文

赖冬梅

[摘   要]写字教学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新课标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低年级是指导学生进行写字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将写字与识字、用字结合起来教学,重视对学生笔画结构的指导,恰当安排写字时间,创新评价激励方式,切实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语文写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笔画结构

2011新版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因此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新版课标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刚进校的学生年纪尚小,教师必须细心地教他们做到头直、身正、肩松、脚平。手把手示范,教学生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捏、托、垫、靠,不放过一个细节。书写时要不断督促学生做到“一尺、一拳、一寸”,肯花时间,狠下精力,将正确的“双姿”落实到位。书写时,教师要在教室内巡视,用一双慧眼去检查学生是否写好了字。对于减少擦涂、保持纸面整洁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鼓励,把“提笔就是练字”的习惯铭记于心。写好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将笔放入笔盒,不咬笔,不画桌面墙面,让好习惯切切实实养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需长期培养。如果教师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关注学生书写态度和习惯的养成,那么学生在作业本上随意涂改、错别字频频出现、字迹潦草的现象肯定能得到改善。同时,通过书写养成的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也会促进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形成学习状态的良性循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将写字与识字、用字结合起来教学

2011版课标规定识写总量不变,但第一、二学段识写量有所减少,仍需坚持“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在写字方面,课标也作出了更具体的阐述:“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如何落实这一写字目标?笔者认为可将写字与识字、用字相结合。

(一)着眼于造字特点渗透书写

汉字不是简单的书写或记录符号,而是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如果教师能关注语文课本中的生字,从汉字的造字特点着眼开展教学,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识记汉字,达到书写的目标。

[片段一]“月”字教学(一年级上册)

“月”,书本上出示的是图“D ”

师:这是什么?

生:弯弯的,是什么呀?

师:不知道吗?那我们去看看。你瞧(课件逐步演示“月”从图到字的变化过程,跟着出示拼音)。

师:这个念——

生:“yuè”。

师:怎样的月?

生:弯弯的月。

师:让我们来写这个“月”,它的第一笔是竖撇而不是竖,你给它找个合适的座位吧。

再如“日月明”“鱼羊鲜”这样的字,都是由相应的图形演变而来。图、字呈现的方式让学生不仅认识了这些字,也初步了解了汉字的构字依据和演变规律,无形中提高了写字的能力。

(二)整合汉字落实书写方法

小学一、二年级是识字的关键期,对每个汉字都依据字理分析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将汉字进行整合,采取殊途同归的教学方法,在达成识字目标的同时,落实写字方法的教学。

[片段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年级上册)

师:给小朋友猜个谜语——大口里面住着小口,是什么呀?

生:是“回”。

师:“回”字外面有个大大的“口”,它是一个新偏旁……

生:教师,这个“口”怎么这么大呀?

师:对呀,你真会发现,这个的“口”大大的,而我们认识的“吃”字旁边的“口”,与它有什么不一样?

生:“吃”字旁边的口很小,这个“口”很大。

师:“吃”字旁边的口是“口字旁”,这个是大口,所以叫“大口框”。

生:我明白了,这个“口”这么大,是因为里面还要住一个字。

师:真聪明!那么大口里面有小口,两个口应该怎样写才好看呢?

生:先写大口框的竖、横折,再写小口,小口不能太大,最后封上大口框。

师:对,这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咱们要先写里头,再封口。

(接着,教师教笔画,讲要点,范写指导)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利用谜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回”这个生字的新偏旁,通过比较讨论,让学生既识记了生字“回”与“吃”,又对新偏旁的字形和全包围结构的写法有了较深的印象。认字与写字相结合,学字和认识偏旁相结合,可以收到拾零为整、峰断云连的效果。

(三)运用组词丰富学生对汉字的积累

语文教学注重积累和运用。2011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力求识用结合。”写字教学也应当如此。

笔者教学写字的时候,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写字,还让学生给生字标上拼音并组词。一般来讲,教师让学生把字写到拼音生字抄写本上时,仅仅是抄两行,这个过程单调机械,学生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写得疲倦的时候就把最后的字写难看了。为什么不让写字变得有趣呢?于是,笔者让学生抄写第二行生字(一年级上册的《拼音生字抄写本》上第一行是描红,第二行是写字,一年级下册改成了写一行)的时候,留下最后两格用来组词。此举不仅让学生书写认真,又丰富了汉字积累。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组错词、写错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时,教师不妨花点耐心,日后便可以看到教学效果。

三、重视笔画结构的指导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写字的最大特点就是错写笔顺,其结果就是破坏了汉字的结构,影响到汉字的整体自然美观。比如“身”,有的学生把“横折钩”拆开,先写“┐”,再写“亅”,一个汉字的整体笔画被分离;有的学生在写“口”字时,一气呵成画个不规则的“○”,其美观程度大打折扣;有的学生写“辶”,硬是在“横折折撇”和“捺”之间多写一个圈。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在写字教学中特别关注。

(一)理清笔画

一年级上册课文里需要写的字都是独体字,写字时笔画笔顺是关键。笔者教学时采用三步曲:一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个字的格局分布,找准每一个笔画在横中线、竖中线的位置;二说,说说汉字的笔画、笔顺以及书写的注意点,如“撇是否出头”等;三写,教师先范写,边写边说笔画,然后再和学生一起书写,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书写。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每写一笔都要提醒学生注意起笔以及落笔时顿一下。这样,学生写字的姿势就能有效地调整过来,浮躁的心也在这一顿当中平静下来了。

(二)分析结构

一年级下册开始,学生要写的就不仅仅是独体字了。随着偏旁的补进认识,各种结构的字登上了书写的舞台。每种结构的字书写要点不尽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片段三]笔者学于永正教师教学“盼”

师:你看,棉花姑娘分分秒秒(出示“分”)都睁着眼睛在看(出示“目”),她是多么“盼”望有人来给她治病呀!

(由此,两个字进行有效地组合,“盼”字的构字过程和意义跃然纸上)

师:这个字什么结构什么旁?

生:左右结构目字旁。

师: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让右边,所以——

生:左边的“目”写得长一点、瘦一点,留点位置给好朋友“分”,让“分”舒展开来。

(三)归类比较

随着写字教学逐步深入,形近字、同类字也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字,学生非常容易弄混淆,形成“当局者迷”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和归类,便于举一反三。

1.同偏旁归类

“妈”和“奶”同在《棉鞋里的阳光》一课,教一个难写的“奶”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抓准“女”字部的书写重点,讲透“乃”的书写笔顺,再放手写“妈”。再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师可以把要写的“和”“秀”“香”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将同偏旁的字归类,教师只需教一个重点就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和”字偏旁“禾”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2.同结构对比

“岁”“节”同样是上下结构的字,是不是同样的写法呢?非也。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对比:“岁”上大下小,“节”上小下大。比较后,学生才能在田字格里为生字找准位置。

(四)易错字强调

教学“直”字时,可以自然地引入“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找出易错的地方。

[片段四]三改“直”字

(师将“直”里边写成两横。)

生(大笑,举手):“错了,错了!是三横。”

(师顺势再加上一横。)

生(又一次笑):“不好看,不好看,三横的距离要差不多(间距均匀),那样才好看。”

(师再次纠正,把“直”顺势写成“真”。学生强烈举手,纷纷指出错误。)

师:原来,这两个字太像了,怪不得老师都写错。

(师第三次纠正,得到学生的认可。)

四、恰当安排练字时间

合理安排书写顺序,会让写字教学事半功倍。

(一)课始加深印象

[片段五]《月亮的心愿》一课,“亮”字出现在课题里。

师:看,月亮姐姐带着她的心愿来了。多漂亮的月亮呀。这个是——

生:“亮。”(拼出音节)

师:这么美丽的“亮”,它还是“漂亮”的“亮”呢。怎么写?

(生情不自禁说出笔画)

师:有没有什么要提醒的呢?

生:“口”要写得扁一些,不然下面没空位了。

生:最下面是个“几”,有的小朋友会写成“儿”。

师:我相信你们肯定能把月亮姐姐写漂亮,写好了就可以和她见面啦。(师生一起书空,教师板书范写)

(二)课中推波助澜

一年级下册《识字二》里有一句:“父母教,认真听。”其中“认”“真”就是需要写的字,安排在课中写,不仅能适时巩固生字,还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告诉学生不仅写字要认真,上课也要认真,当前就是写好“认”“真”这两个字。

(三)课末巩固升华

在一节课临近下课的时候安排写字,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休息的时间,也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五、创新评价激励方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写字作业进行讲评,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步。

(一)给予及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巡视学生写字时,可以随时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帮助其修改;也可以挑选写得好的字在投影上展示,给漂亮的字打上圈,学生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此刻,学生写字的劲头高涨,稍有落后的学生,自然会擦去写差了的字,重新认真书写。个别学生写字不够好,笔者经常会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加油,明天会写更好!”这样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写字时自然会打起十分的精神。有时,教师工整地把字写在学生作业本边上,让学生跟着写,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写字的动力会悄然萌发。

(二)采用笑脸评价法

大多数教师对于学生在《拼音生字抄写本》上写的字,只是打个简单的“√”,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不大。笔者觉得应该给学生一些个性化、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笔者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用的是笑脸评价法,学生拿到作业本的时候总是开心地高呼:“我又有一个笑脸!今天要写更好一点。”当学生积累到一定个数的笑脸,就可以和教师换卡换章,这种做法与学校的争章活动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字热情。

(三)开设展示平台

为了锻炼学生写字,笔者专门在班级开设了展示平台。一年级上册的时候展示的是书写漂亮的拼音,到了一年级下册,展示台呈现的是漂亮工整的生字,学生经常看得如痴如醉,想着自己的作品何时展示,写字兴趣一日比一日浓厚。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张田若.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3]白金声.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

[4]朱 瑛.写字教学怎样才能保证书写质量[EB/OL].人教网,2012.5.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写字教学小学语文
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
信息技术在写字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以俗解雅 由表及里 因“迹”施教
“一”意识下的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