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

2016-12-22 20:05赵婷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7期
关键词:恒心静心写字教学

赵婷

[摘 要]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渗透“静文化”,培养学生的静心和恒心,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写字教学 静心 恒心 评价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17

“静”和“恒”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题。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写字有“恒”,何愁内心无“静”呢?下面,以在写字教学中如何渗透“静文化”略谈几点建议。

一、书法传说故事中的“静”和“恒”

让学生做到“静”和“恒”,要引导他们将意识和行为结合起来。如在刚开始教学写字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这样一个故事:“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人称‘书圣。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七岁的时候,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受喜爱和夸奖。王羲之每日起早摸黑不断地练习,简直入了迷。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着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沾了吃。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品味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发:写字和做事,都要静心、用心、有恒心。

二、聆听教师方法时的“静”和“恒”

汉字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好抓手。汉字的收放、疏密、避让、呼应等关系,正是守规则、懂谦让、仪态端庄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好体现。教师在写字教学时,让“静”和“恒”贯穿始终,可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1.保证时间“静”

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经历,在40分钟的课堂内将课文学完后,讲字、写字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导致写字教学成为“走过场”。在初学阶段,汉字的分析主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再总结、提炼,进而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教学之前还要给学生一个调整状态的准备,而教师千万不能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习惯、品格、态度的培养。

2.过程性示范“静”

教师教学时必须重视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如教师的范读范写等。就拿范写来说,教师的一笔一画、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写字示范,能够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三、 提笔写字时的“静”和“恒”

1.保证时间”静”下来写字

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我一直坚持做到,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保证在课堂中完成,如果这节课的时间不够,余下的任务留到下节课再完成,因为提笔即练字,作业即作品,前提条件为时间充足。当然,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教师也需要特别重视。

2.保证写字时环境“静”

安静的环境是气定神闲的外在条件。在写字教学时,不仅学生要保持安静,教师巡视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点也应小声交流。

3.端正坐姿时做到“恒”

身不正不提笔,坐不正不写字。良好的坐姿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还能够让学生在持久的练习中领悟坐姿端正的平稳美、书写态度的庄重美、平心静气进入书写的豁达开阔美,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写字教学虽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但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方法,让学生坚持不懈,常用的方法有写字前利用手指操来放松筋骨、写字时利用简短的儿歌进行提醒等。另外,教师要注意控制学生的作业量。

四、 不断评价反思中的“静”和“恒”

当学生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即引导学生对书写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还要对整个书写过程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如一个学生描红时总是漏红,说明其在描红时不够静心,做事不够恒心;一个学生写的字总是大小不等,说明其在书写的时候意志力不够坚定,静心和恒心都没有做到。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反思的角度和方法。学生经过反思后,教师再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采取自我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措施。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反思进行总结和书面化,并张贴到班级阅读栏里,让其成为学生督促自我、促进生生之间共同进步的镜子。

在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渗透“静文化”和“恒文化”,能培养学生的静心和恒心,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恒心静心写字教学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燕子垒窝”显恒心——“思想政治受洗礼”评论之一
行走中的静心
政贵有恒——为政应有“恒心”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
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