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分类”一节的教学设计

2015-09-10 07:22谢荣恒张容
中学生物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谢荣恒 张容

摘 要 本课教学设计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关键词 生物分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能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并描述种的概念;能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1.2 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理解、观察、分析和概括等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形成热爱生物多样性的情感;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重点

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的等级。

2.2 难点

理解种的概念。

3 教学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学生实践活动为基础,采用实物展示法、激情激励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

4 教学设计思路

苏教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分类”共分为两部分内容: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中要重点理解“种”的概念。学生在前面几节已学习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明确了自然界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并且已将它们分成了若干种类。为什么要将它们进行分类?显然这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使它们更好地被人类利用。那么,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呢?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明确了生物分类的意义,一定会对这部分内容充满好奇和自信。因此,教师安排学生此时学习对生物进行分类,了解分类的基本知识,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对分类的知识,之前学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如商品的分类、用具的分类、人员的分类等。但这些知识非常零碎、很不系统,而且与生物分类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依据也不尽相同。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根据生物在这些方面表现的相似程度,就可以将它们分成若干种类,并由此知道它们之间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学生学习关于分类的依据和方法,由于前面的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学习起来会很轻松,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内容(包括分类等级、种的概念等)的学习过程中。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教师从学生已知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通过启发、引导、类比,很自然导入本节学习内容,学生会由衷地产生一种学习该内容的兴趣与欲望,从而很顺利地完成本节学习任务。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先要求学生自学,掌握一些分类的基本常识。之后,再安排学生分小组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并要求对分类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全方位、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最后为了巩固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检验、反馈教师的教学,教师准备了思考问题让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面向了全体学生,坚持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热情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 课前准备

PPT课件、多种植物的新鲜材料及相应卡片、多种动物的卡片、白纸板等。

6 教学过程

6.1 联系生活,类比引入

上课开始,教师播放一组人们逛超市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你们都有去超市的经历,在超市里,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你们是怎样找到你所需要的物品的呢?有的学生会回答出因为超市里都对商品进行了分类。这时教师接着提问:超市是依据什么原则对商品进行分类?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是根据商品的作用和用途。有了这样的基础后,教师顺势讲述:我们学习了生物多样性有关知识,知道生物界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区分他们、研究他们,因此也必须对生物进行分类。这样通过类比,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生物的分类”。

6.2 自学教材,构建基础

引出课题后,教师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分类的基础知识,同时完成如下学案练习:

(1)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 、 、

以及 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2)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3) 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和 。

(4) 种又叫 ,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它是指 和 上表现相似, 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5) 分类单位越低,表示其中包含的生物相似程度越 ,反之越 。

(6) 在研究治疗人类某些疾病的药物时,通常都要进行动物实验以了解此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现给你提供如下四种动物进行实验,你会选择( )

A. 黑猩猩 B. 蛇

C. 鱼 D. 蚯蚓

学生自学和完成上述练习后,安排学生分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學生初步掌握了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分类的方法,了解了分类等级,理解了种的概念后,就能进行有关生物分类的练习(活动)了。

6.3 小组合作,尝试分类

教师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多种植物的新鲜材料和许多动物的卡片(教学中具体名称均须列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分析与讨论,尝试对这些动、植物进行分类。此时,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参与性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6.4 相互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分小组完成分类任务后,各组派代表将成果展示到黑板上来,并讲述各组的分类思路。各组学生一般都能按教师的要求,正确讲述每组的分类思路。

6.5 促进思考,巩固提升

之后教师对本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然后利用PPT课件根据本节内容综合、概括所学知识,并要求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如下实际问题,完成问题思考。

知识小结:生物的分类(依据、等级、种的概念,以课件图解呈现,内容展开)。

问题思考:益智寓言(蝙蝠的“家”)。

在一片森林里,哺乳动物和鸟类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哺乳动物获胜了,蝙蝠迅速飞到哺乳动物一边,说:“我有牙齿,我是哺乳动物”。鸟类获胜了,蝙蝠又迅速地飞到鸟类的一边,说:“你们看,我有翅膀,我是鸟”。后来,哺乳动物和鸟类明白了,它们拥有共同的家园,应该齐心协力保护这个家园,于是它们成了最好的朋友。但是蝙蝠很苦恼,因为它们都不喜欢蝙蝠……你能帮助蝙蝠说服哺乳动物和鸟类,帮它找到真正的家吗?

课尾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到意犹未尽,对今后的学习会充满无穷的乐趣。

7 教学体会

本节课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出发点,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因此,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愉悦感和幸福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包括分析类比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另外,通过尝试对生物分类,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从而增进了其对生物多样性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情感。根据对生物分类等级的学习,学生可以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明确生物之间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从而为后面学习有关生物进化的知识奠定一些基础。总的来说,整堂课气氛较为生动活泼,学生由始至终处于一种兴奋好奇的状态,在热切的观察和热烈的讨论中,主动而轻松地掌握了生物分类的相关知识,成功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