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紧要性

2015-09-10 07:22:44白立红
考试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白立红

摘 要: 现代企业需求的是职业道德与技能双赢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在办学中重技能,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这与企业的需求相违背,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违背,基于这种现象,作者认真分析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状况及原因,阐述德育教育的紧迫性。

关键词: 德育紧迫性 家庭教育 社会风气 学校教育

现代企业十分重视用人的职业操守。培养广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德育和技能对职业学校的学生酷似人的左手和右手,二者缺一不可,甚至德育为先。欲做事,先做人,突出的就是职教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职业学校只盯着技能培养而忽略德育工作是万万不能的。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使德育养成与技能训练并进,这才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

但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多以混日子、打发时间为主的现象。那么形成这种现象的诱因有哪些呢?

一、家庭教育的缺位对学生影响巨大

家庭生活中,学生个性发展及特征与父母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关系很大,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着青少年成长的命运。家长赋予学生诸如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甚至个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心理态度及行为养成等,缺乏正确引导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害。然而不少家庭恰恰缺乏应有的教育子女的知识和理念,缺少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随着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重新抬头,某些富二代、官二代的行为作风令我们心惊胆寒,如“我爸是李刚”的案例令多少人震惊与反思。

不良家庭环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家庭关系的对抗性。家庭关系的对抗性指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敌对情绪。这种家庭经常充斥着打骂,孩子没有欢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有的只是恐惧、忧虑和失望。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子女往往性格内向、孤僻自卑或向攻击敌视方向发展。子女为逃避这种不祥和家庭气氛,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就会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家长行为有失风范。主要是家长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低下,行为不检点、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思想水平、道德水准、生活作风都在子女的注视之中,起到直接的示范作用。如果父母本身不过硬,道德素质败坏,则常常会诱发子女产生不良行为,形成不健康心理,而且年龄越小,其个性受父母的影响越大。

二、不良社会风气给学生成长造成错误导向

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不良教育环境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不良影视、文学和广告作品,以及一些非法出版物、电子游戏及网络产品等对青少年的危害,不但败坏社会道德风尚,污染社会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严重危害青少年的成长,妨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社会教育环境带给学生的是非正常的人生教育和影响,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的扭曲,造成青少年思想道德畸形发展。同时,容易造成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现象。学校教育讲求正面的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为根本目标,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而不良社会教育环境恰与之相反,在学生难分良莠、不明善恶、法律知识浅薄的情况下,不良社会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腐蚀学生,使一些不明事理的学生丧失意志,逐步成为社会垃圾。青少年中的意志薄弱者在受到不良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后,逐渐与学校教育产生对立情绪,不接受甚至对抗学校教育,继而在黄、赌、毒及“暴力生存”的极端诱惑下,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逐步滑向犯罪的深渊,沦为罪犯。

三、当前学校教育机制仍存漏洞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长期侧重于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再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认知,导致学生缺乏足够自信,无法自立自强。有些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和法制教育不够,致使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思想导向,没有明辨是非的标准,缺乏起码的法律常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

有专家指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道德教育内容脱离青少年实际。这方面包括目前道德标准高深的理论远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抽象内容影响青少年的理解,单一标准影响青少年多样化发展,道德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

(二)道德教育过程脱离青少年的主体。包括传统教育方向、内容、目标不是从青少年出发,而是把青少年作为被塑造的客体,造成与目前青少年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变迁。

(三)道德教育形式脱离社会及青少年的现实。目前学校主要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忽视德育过程中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

(四)道德教育结果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目前道德价值标准存在虚化现象,学生的道德行为已完全社会化,使学生在道德能力上面临多种挑战,在道德认识上都知道那么做,但道德行为做不到。

由于家庭教育缺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当前教育机制存在漏洞,导致当今职教学生无自信、不上进、随波逐流的现状。

而职业学校学生往往文化素质较低,自制能力差,是非观念淡薄,很难应付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抵制不住诱惑,很容易被别人蛊惑、利用,义气行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德育教育尤为紧迫和重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职业学校在抓技能训练的同时,应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本着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时效性,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为企业、为社会输入道德与技能双赢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试论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6):67-69.

[2]邹腾.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时代教育,2008(11).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职业学校班级管理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8:32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2: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45:08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39:4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1:12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50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24:19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