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导引式高效课堂管理模式探究

2015-09-10 07:22:44朱徐来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习主体合作探究课堂教学

朱徐来

[摘 要]自主导引式高效课堂,是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在同步探究环节中适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要实现“有扶有放”“收放结合”“放得精准”及其背后所涵盖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加强生本实践,增添理性思辨,进一步优化完善生本课堂架构。教师应从形式、内容、场面节奏、成果四方面,对自主导引式高效课堂展开优化合理配置。要全盘把握教材,抓准探究形式;要紧扣核心问题,抓实教学内容;要明确目标分工,把控场面节奏;要聚焦学生发展,激赏自学成果。

[关键词]自主导引;课堂教学;合作探究;学习主体

自主导引式高效课堂管理模式以“前置性学习、同步探究、自主学习检测、行为评价”为课堂组织四要素,力求多学少教、不教而教,从根本上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讲策略。

课堂四要素中,“同步探究”是课堂显现部分最主体、最关键的要素,它要求教师在把握学生和教材的情况下,在相应的环节中收放自如地以小组合作、同桌互测、组间比赛等互动形式组织学习活动,了解学生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同时,它也要求教师转换教学主导者、课堂把控者的角色,有时应“大胆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成为“平等的首席”,充分尊重他们的探究成果和话语权,并在探究的基础上相机对学生思维进行“点火”,从而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达成学习目标。

有时,教师适度放手,在学生的探究实施了一阶段后系统地对探究问题进行点拨提升,让学生从提升中对比自身理论和思维的差距,往往会使课堂更开放、更富挑战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如何“放”、怎么“放”、“放”之后怎样让学生发散的思维聚焦到环节目标上,很难把握尺度。课堂教学要么“放得太开”,要么“不敢放手”,学生也就在无休止的机械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创造性。课堂教学要行走在 “放得准”与“收得巧”之间,做到收放自如、见好就收,这是深度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然要求,也是“自主导引式”课堂管理模式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和境界。

要使得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全面铺开,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进的教学氛围,不仅需要教师敢于放手、适度放手,更要求教师自身不懈努力,从形式、内容、节奏、效果等方面对“放”展开优化配置。

一、全盘把握教材,抓准探究形式

“同步探究”环节中,教师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通过何种手段检测这种自学方式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和教学效果的优劣。低年级语文课文浅显易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直接决定了其选择怎样的教法、选择怎样的教学设计、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学习。

因此,无论学生以怎样的形式合作探究学习,教师都必须对教材、学情、学法有准确、透彻、深刻、灵活的全盘把握。一方面,教师要客观理性地根据学生学情,在平时训练中指导学生磨出一套方便操作的自学方法。例如,教学《快乐的节日》第一课时,让学生采用各种自学形式读通四小节结构相同的诗,自学形式有:同桌互相检测读生字词、小组合作练读课文、小组间进行赛读课文等。让生生合作在同一时间对生字词、课文朗读进行同步探究,通过检测、纠正、有效评价的形式培养学生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要站在课程目标的角度纵观全局,对教材总目标、每个环节子目标了然于胸。

二、紧扣核心问题,抓实教学内容

“同步探究”环节必然指向的是教学任务中需要共同解决的核心问题。所谓“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是指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的问题,能对文本的学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低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中,一个引领全篇的核心问题,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可以使师生在“同步探究”中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核心问题”一头连接着核心内容、核心目标,另一头则连接着学生,在设计上必须基于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所以,正确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同步探究”环节抛出核心问题让大家共同讨论前,必须正确地预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好学生的起点状态,不可盲目将无效问题抛给学生,浪费宝贵的课堂探究时间。

三、明确目标分工,把控场面节奏

生本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最普遍的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容易对课堂节奏和交流场面把控失当:要么“放得太开”,合作形式眼花缭乱,合作场面热闹非凡,耗时过多但收效甚微,学生的思维领域没有开启;要么“场面失衡”,四人小组的组员是思维速度、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之间的异质搭配,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往往成为优等生的“独奏曲”。因此,教师与其以耗费“同步探究”的黄金时间为代价来换取学生低效的学习成果,不如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应对策略,把握好“放”的节奏与开合度。

在检测学生课文朗读时,教师通常可以在合作前让小组讨论组员发言的顺序和分工,并出示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具体要求:1.组长组织,互相纠正,要求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2.课文分若干小节,可以每人读一小节,也可以四人齐读,读时给不懂的词语做个记号。3.读完后选择最喜欢的一小节进行朗读展示,小组间比赛。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是一种学法的指导。同时,教师听取小组汇报展示时要充分尊重小组合作的意见,让他们自主选择朗读课文的方式:齐读或者派一个代表读,做到“有主有辅有秩序”。从这样操作的效果来看,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每个人都调动起了积极性,没有一个学生游离在小组之外。

四、聚焦学生发展,激赏自学成果

自主学习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能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序,而必须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新体验、新发现,鼓励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即兴发挥,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形成更有学习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的思维火花,聚焦学生在学习兴趣、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个体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对学生的自学成果持激赏态度,对学生的探究行为予以高度肯定。

以课堂为例,在“同步探究”环节学生进行自学成果展示或各抒己见时,教师应当以欣赏的眼光和接受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行为,激励其发展。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及时给予奖励,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获得肯定。还要注重生生互评的作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在课堂中不断丰富评价语言,拓展评价形式。

学生在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既习得了方法,又得到了肯定和鼓励。事实证明,在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时,渗透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对学生自身学科兴趣的培养、学习自信心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模式。”这一全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与自主导引式高效课堂管理模式不谋而合,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生本课堂成为真正开放、灵动的课堂。教师在其中虽然“不见其形”,却着实扮演着为学生自学指明方向的“生命的牧者”的重要角色。因此,从实践中探索教师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去努力,如何更挥洒自如地把控课堂,对于现行的教学有着极大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 .

[3]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4]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范宏芳

猜你喜欢
学习主体合作探究课堂教学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 11:22:11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1:36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55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0期)2016-09-20 13:44:31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