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
摘 要: 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灵活性、变通性,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言教学中,作者针对幼儿发散思维的训练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语言教学 幼儿教育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运用想象、联想、直觉或类推,获得合理设想或猜想的思想过程,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发散思维方式的表现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灵活、变通地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既无一定的方向,又无一定的范围,允许幼儿标新立异地异想天开。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相当于他的知识量与发散思维的乘积。因此,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言教学中,我针对幼儿发散思维的训练做了一些尝试。
一、丰富幼儿的表象和感性经验,是发展发散思维的基础
表象是在知觉和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感觉形象,孩子大脑表象贮存得越多越生动,就越容易产生想象,想象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为此,丰富幼儿知识,建立幼儿头脑中的表象,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特点和变化,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开阔他们的视野。如:看到水中的鸭、鹅,就联想到大海中的船;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就联想到各种各样的飞机。观察—联想—想象—创造,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正是锻炼幼儿思维广阔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过程。
二、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幼儿发散思维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创造的起点,单调的教育环境不可能激发幼儿多观察、多思考。为幼儿创造丰富多彩的、富于启发性的、具有开放性的环境,激发幼儿创造欲望。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地、独立地去想、去做,从而促使幼儿发散思维。如:在仿编儿歌《梦》时,我在教室里准备了许多实物和图片,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到花的梦为什么是红红的,草的梦为什么是绿绿的,然后联想到大海的梦是蓝蓝的,小鱼的梦是闪亮的,小朋友的梦是五颜六色的。
三、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发展幼儿思维的有利因素,积极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在语言教材中,可以以实物的特征、本质联系为发散点,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如:学习儿歌《梳子》时,问:“还有谁可以做谁的梳子?”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想象,说出汽车是马路的梳子,粉笔是黑板的梳子,轮船是大海的梳子。总之,发散思维是多向的,发散必须有一个发散点,必须符合逻辑推理。因此,教师要找出发散点,才能有目的地引导幼儿的思维向多方向发散,否则创造就难以实现。
四、精心设计提问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提问是最常用、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教师的提问艺术和技巧是启发幼儿想象、拓展幼儿思维的重要方法。想象是思维跳动的火花,没有想象就谈不上进行发散思维。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想象,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
1.启发性提问
提问的问题应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答案不能停留在表面回答“是”“不是”,要引导幼儿深入到“为什么”。如:学习散文《落叶》时,提问:“这些树叶还会落在哪里?谁会看见?会把它当做什么?”幼儿发言很踊跃:树叶落在屋顶上,麻雀妈妈看见了说:“给我的宝宝当被子。”树叶落在地上,小朋友们拾起来把它做成花环;树叶落在地上,小花猫走过来把它当做帽子。这种问题能使每个幼儿积极参与,并发挥想象,表达想法,从而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
2.假设性提问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形象,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心理过程。如:学习童话《狐狸和兔子》时,引导幼儿假如你是兔子,碰到狐狸你怎么办?这一问题使幼儿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我请朋友一起去对付坏狐狸,等狐狸睡觉了,用棍子打死它。”由于这种问题带有明显的发散性,因此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较为合情合理的假想情节。这种问题还能满足幼儿好模仿的心理,使他们以角色的身份思考问题,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3.解释性提问
启发幼儿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原因,并发挥合理想象,解释故事发生的原因。如:在续编故事《小狗怎么了》时,提问:“小狗为什么哭呀,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问题需要幼儿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假设各种原因,从讨论中体验参与的快乐,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
五、积极的教育评价
对于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的幼儿来说,他们发散的新思路、新想法不可能都是合理的、完美的。因此,对幼儿的回答,切忌不适当地评头论足,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应该受到表扬,使每个参与者都能有积极的体验。不能对幼儿作横向比较,只要幼儿积极参与了,不论结果如何都会受益,教师应以平等、民主、开放的态度对待幼儿。
实践证明,发展幼儿发散思维,语言教学中有许多有利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幼儿发散思维是可行的。在强调注重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集中思维的培养。因为集中思维形式可训练幼儿思维具有方向性、逻辑性,提高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心理科学工作者认为,创造离不开发散性的“思”,也离不开集中性的“学”。在教学中,只有辩证地运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幼儿传授知识,开发智力,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