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英
摘 要: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方法。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使用案例阐述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经验不足,还处于人生观的初步建立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能很好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利用学生对生活的经验,在结合真实情感的基础上,感悟做人的道理,加强学生“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可见,在《品德与社会》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深层发掘课本教材中的内涵,让品德教育的理论回归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从而真正发挥课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一、深入研究教材,灵活使用调整
《品德与社会》这本教材以开放性为主,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利用学生的经验获取体验和感悟,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养。只要灵活运用,就是一个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优秀载体。
1.灵活调整,有效选择设计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具有很强的权威。无论多么好的教材,都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教师要结合自己学校、学生和环境等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对教材适当补充、改编等,以适合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上成功的案例进行创意性改变,使课堂变得更具灵性和个性。在作相应调整时,一定先要研究教材,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让“改变”变得更优秀、更突出。
比如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中,可以做适当修改,让学生了解:怎样科学选购商品,逐步掌握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消费者协会”的相关知识,给学生介绍一些消费者在维权方面的历史,让学生了解“3.15国际消费权益日”的内涵和意义,使学生能指导作为消费者应该得到的权益。结合地区情况适当加入本地区消费者协会的驻地、投诉电话、纠纷处理等内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通过这样的补充,让学生感觉消费者就是自己,是生活必备的一种能力,做快乐、理性的消费者。
2.借鉴生活,以适合取代范例
教材中的范例都比较经典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不是最适合的,如果直接拿来用,就会不适合本班学生。教师可以随地取材,借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发生在学生身边,且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代替,使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直接、更感兴趣。
比如在“告别贫困奔小康”一课,就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的景象,使用图片的形式,将二十年前的景象和现在的景象作对比,学生面对二十年前低矮的房子、窄旧的公路和朴素的行人,对这样的图片很感兴趣,纷纷感叹:原来二十年前是这样,自己的父母是这样的。对比现在的高楼大厦,马路宽广和时尚的行人。在对比中体会家乡的变化,体会到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叹现在的政策好。但是,不同的地区,这些变化是不同的,农村老师就不能利用这样的例子,而是可以从农村的风景出发,用“茅草屋”变为“砖瓦房”,“泥泞路”变为“柏油路”这样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家乡人民的淳朴智慧。通过这样的范例更新,学生认识了家乡,了解了家乡的人民,并从中学会了感恩。
二、生活引进教学,展示德育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通过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师可以让生活回归课堂,在课堂中营造生活小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1.创设情境,让教学贴近生活
儿童对社会的认识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生活中建立的。因此,课堂活动的主题要围绕生活展开,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让学生通过思考、努力、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锻炼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从周围寻找素材,以平等的眼光感受社会,从而树立适合学生发展的社会观。
比如在“购物场所我知道”一课,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了模拟超市购物的环节,让学生扮演超市的经理、售货员和顾客。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演示,表演得有声有色,售货员和顾客沟通,商品的质量,售货员对顾客的态度,矛盾的产生,直至超市经理出面调解,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到位。在这次购物经历中,学生亲身体验了活动,用自己的方式选择货物,用自己的经验查看货物质量,特别是最终超市经理的调解,都是小朋友的临时发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怎么做文明的顾客。模拟实践强调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以更贴切的方式让学生触摸社会,在其中受到教育,获取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调查观察,让课堂回归生活
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才能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在教学中,要通过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组织一定的活动,要与生活直接相连,让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并能够从自己的角色中受到启发,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建立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会与人友善,真诚交往。
比如在“伸出爱的手”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走进残疾人的生活,学会友爱残疾人,就可以开展一个“你想为残疾人做什么”的活动。先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到大街上看一看,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调查他们的生活情况,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对自己的所见、所看、所闻、所想进行反思。学生以亲身感触,了解残疾人的诸多不便,他们更需要社会的肯定和尊重,在学生的总结中读出了学生内心的善良:叔叔从一生下来就看不到光明,但他仍然凭着坚强的毅力,在努力生活着,我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更要学习他们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无疑,学生的这种认识是真实的,有感而发的,深入体会到了德育的内涵。
3.升华德育,让课堂高于生活
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是感性的,很少有自己理性的思考。在教学中,要能够从学生感性的体验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德育的魅力,从而能够理性对待社会、对待生活。小学生的思想处于空白区,对是非好坏的分辨能力有限,教师就要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清楚认识社会,灵活整合课本资源,使学生在认识社会的同时有所提高,培养品德修养。
比如在“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出示中国地图,观察他们像什么?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都说祖国像一只雄鸡,东北像鸡头,西部像鸡尾,海南和台湾像鸡脚。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家乡,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认识了中国的各个省、市,利用图片给学生展示了不同城市的代表性美景,讲述了我国从南到北的气候变化”“东北还是白雪皑皑,而在海南却已是海滩嬉戏的夏日。”通过这样的变化让学生体会了我国幅员辽阔,秀丽山川。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我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立志保护好家园。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大致领域,知道了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富饶、美好的家园里,由感性上升到对祖国的热爱,保家卫国的决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品味、历练,让感悟和领会推动学生品德的形成,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建立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会观察社会,挖掘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思考,用对比、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引发他们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思考,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道德认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很好地发展个性。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2]佚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策略初探.江阴教育小学学科品德网.http://XXPd.jyjy·net.en/Artiele/ShowArtiele.asP?ArtieleID=227.
[3]宋文秀.回归生活——中小学品德评价方法[J].小学德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