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平
摘 要: 在高考指挥棒的威力下,高中生在承受繁重的学习压力的同时,饱受心理的考验。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非常有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学生的声音。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一、教学案例
升入高三以后,变成了每隔一周一次作文。每次作文讲评,我都会做三件事:一是找全篇佳作并当众朗读;二是找较好的论证段落,一起学习分析;三是整理归纳本次作文中学生列举的较好素材,张贴在白板上以供积累。
像往常一样,我首先分析了审题立意,还找来了较好的论证段落分析,最后当众朗读了王某的佳作。自以为这堂课准备得还算充分,没想到上完两节课后到刚回办公室,我就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边这样写道:“老师,以后别当众读我的作文了,好吗?”虽然没有署名,但是就凭这样一手隽秀的笔迹,我心里已知道是课代表王某。
她一直很用功,有点内向,但是总体成绩不是很理想。可是为什么啊,我就纳闷了。谁不喜欢被老师表扬,有些人还巴不得让老师表扬自己。再说了,她写得的确挺好的。
那天课外活动的时候,趁着她来送作业,我把她叫住了。还没等我开口,她倒紧张起来了,说话也吞吞吐吐:“老师,您……您……收了到一张纸条吧?”
“看着了啊,怎么了你,看紧张的。”我示意她先坐下来。
“我觉得你的作文的确写得挺好的,立意准确,论证充分,思路清晰,值得班里每个人学习啊。”我笑着看着她说。
“可我就是不喜欢您当众读我的作文。”她倔强而固执。
“好的,老师尊重你的想法。能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吗?”尽管还是一脸的茫然,可我答应了她。
听见我答应之后她才慢慢松了一口气,一直低垂着的眼睛也抬了起来。
她没有说作文的事,而是跟我说了她的初中生活,还有家里的一些事情。她一边说一边比划,早已忘了刚才的紧张局促,说到高兴处还笑起来。我就是一个倾听者,我要做的就是听她说完。
从她的叙述中我知道了,她初中时成绩很优异,很让人羡慕,还有一帮死党,一起欢笑,父母也以她为傲。
“可是进入高中以后,一切都变了。我一直很努力很用功,可成绩就是上不去,甚至回家后我都不敢直视父母的眼睛。他们从来都没有说过我,可他们越沉默我就越觉得越压抑”,说到这里她的眼圈红了。
“没事,别想那么多,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鼓励她说。
“老师,我不想任何一个人当众表扬我,我怕听到表扬之后,自己就会飘飘然。我现在成绩不理想,我也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努力。我怕自己一直努力一直付出后可成绩还是上不去,这样别人就会说‘你看她整天学,成绩不就那样吗,也还是上不去。’”
“成绩暂时落后,我们要找出原因,看问题在哪里,是学习方法不对,还是马虎粗心导致。对于自己的长处我们要自信,更要正视。对于学习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就可以了,不必苛求自己,甩掉心灵的包袱才能轻装上阵,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好学生,你一定能行的!”
二、教学案例凸显的学生心理问题
1.强烈的自尊心。非常希望考一个好成绩却害怕自己考试失利。
2.不自信。对于自己的长处,不想在他人面前承认。
3.抗挫折能力差。哪怕自己努力付出了,可成绩不理想,至少别人不会笑话自己。
4.心理负担过重。想得太多,顾虑重重。
三、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
1.从学校教育出发,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1)自上而下,转变教育理念,逐步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衡量学生的标准仍是分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并不夸张,唯分数至上不足为奇。
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的,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多元评价机制,让学生快乐学习。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至少由7种紧密关联的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能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质,各种智力只有领域不同,而无优劣好差之分。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不同的层面看待每一个学生,指导帮助学生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领域迁移。这样才能使学生充满自信而快乐健康地学习。
2.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1)与孩子及时的沟通交流。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和应酬,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听到成绩不好时,就简单粗暴地训斥,导致两代人之间出现了隔膜。平时应该多注意与孩子积极主动地交流,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善于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尤其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解除他们的困惑,缓解他们内心的焦虑,等等,让孩子从中得到温暖和鼓励,汲取力量的源泉。
(2)对孩子不能求全责备。
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变本加厉地逼迫孩子,最后导致孩子和自己越来越疏远,孩子只能使用沉默来反抗。
当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不断地向他们指出不足之处时,我们实际在使他们失去勇气,降低他们的自信心水准,而在将来的教育中,要不断试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我们时刻注意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并及时指出,加以鼓励,就会使他们充满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家长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客观看待孩子的优缺点,对孩子来说更多需要家长的淳淳鼓励和循循善诱的引导,以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