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竞成
摘 要: 文本认为阅读的语言分析应该从“语言的运用”的角度,从小处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语言进行比较、推敲、锤炼和品味,带领学生品读文字,分析语言,感受精妙。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本阅读 语言分析
与其他学科的老师不同,语文教师面对的往往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学生面对文本,一目了然,即使文字上有某些障碍,求助于注解或者工具书也能轻松解决。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那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该如何提高呢?
一、语言分析的意义
语言系统的规则只适用于表达一般的内容,不适于表达特殊的内容。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不是阐述道理或介绍某方面的知识,而是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人的心理世界异常丰富和复杂,在内心深处,喜爱与憎恶,欢乐与忧愁,尊敬与轻蔑,希望与失望,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种种情绪瞬息万变,神奇而瑰丽,难以用日常的实用性语言表达出来,因为这样做会显得苍白无力或力不从心。
如果其他学科教学聚焦于“说什么”,那么语文教学则聚焦于“怎么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语言是作家与读者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桥梁,作家依靠语言把自己的情思输入作品,读者依靠语言从作品中挖掘出作家的情思。那么,怎样弄清楚文章是“怎么说”的呢?显然,只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用凝固、静态、剔除情意的方法解析语言是行不通的,必须读懂作者和人物的生命,以及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在流变中真正把握语言,用我们的情感、意志激活语言,用我们的经历、心境补充语言,用我们的联想、想象连缀和具象语言。因此,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文字,分析语言,对范文语言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才能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语言分析
入选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并不是所有语句都充满超常规的、瞬时的陌生化语言。文学作品中,一个语词的选择,一段语序的排列,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选择都隐藏着作者和人物的心灵密码,正是在这种地方,体现着语言的精妙,需要我们领悟、探索和分析。文本的语言分析从“语言的运用”的角度,从小处入手,是一种微观的分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语言进行比较、推敲、锤炼和品味。有如下方法:
1.还原法。这是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再把它和具体话境中的语意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昧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的一种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一段鲁迅强调: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按原生语意。乐园令人想起美好的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优美的地方。如果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而把它当成乐园,可能会给人一种用词不当的感觉,但文中关于“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正透露了一个孩子的童心,离开了孩子的天真心灵是不可能得到理解的。这里的乐园除了字典里的意义外,还有另一重含义,用来形容一种并不美好的场所,但可以和读者分享童年美好的回忆。这并不是大人的乐园,而是孩子的乐园,不是物质意义的乐园,而是心灵的乐园。乐园之所以成为乐园,是因为这里活跃着一颗童心,洋溢着儿童的趣味。
2.增删法。即采用在原文上增加或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段落后,让学生对此进行比较、推敲、体味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的一种方法。如《守财奴》一文中,在葛朗台发现查理留给女儿的梳妆匣上有金子时,说:“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问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葛朗台称赞女儿为什么说“你真是我的女儿”,而不说“你真足我的好女儿”?通过对比发现前者侧重在“好”字上,后者侧重在“我”字上,葛朗台并非一般地称赞女儿“好”,而在赏识女儿像“我”,像“我”一样为了金钱什么都可以拿去交易。葛朗台只会说“你真是我的女儿”,而不会说“你真是我的好女儿”。后来,葛朗台请公证人克罗旭来做财产继承公正时,对欧也妮说:“好孩子,现在你继承你母亲啦,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得办一办。”这句话中的好孩子的“好”字非加不可,因为此时此刻的葛朗台要千方百计地讨好女儿,赢得女儿的欢心,好把财产骗到手。这样增删对比之后,学生真正深入葛朗台的内心世界,窥见他的丑恶,辨认作者和人物的个性和深层的、潜在的情感。
3.调换法。即有意地将原文中的词(词序)、甸(句序)、段(段序)作一些调整或置换的方法,再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体昧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的一种方法。如《我与地坛》中,史铁生描绘荒芜而并不衰败的地坛,其中用了这样的句子:“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蟑瑟数藩了玉砌雕栏。”我们在品读这几句时不能仅仅品味“浮夸”与“炫耀”等词语的“反常规”运用,更应仔细品味在句式上的“反常规”。因为常规的句式往往是这样表述的:它的琉璃剥蚀了,朱红淡褪了,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可在这里,作者却将“剥蚀”等词语都移到了句首,这是为什么呢?品味之中,我们也许就能感受到:这些词语这样一移,给读者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感觉,从而更能凸显这个古园的荒芜状态。如果再深思下去,也许就会发现并感悟另外一个问题:作者在这里连写了四种景象,为什么要将后两种景象连在一个分句中写?为什么不像写前两种那样分开,再加上与前两个分句相应的形容词,造一个由四个分句构成的排比句呢?在仔细品读中,我们会体会到作者这样造句之妙:一连四个排比句,语言的气势增强了。但语言气势的增强,在这里反而会冲淡古园荒芜的气氛,而到第三分句的忽然生变,在内容上突出古园高墙“坍圮”后的荒芜之景;在句式上,既与前两个分句自然衔接,又生发新的变化,使整个句子显得整齐而寓变化,摇曳而成新姿。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往往记住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就应该从“感言”入手,从一个语词、一段语序入手,对文学语言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体会作者和人物的个性和深层的、潜在的情感,感受文学的魅力,真正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