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地理实验中学困生解决问题动力的培养

2015-09-10 07:22陈祝清
考试周刊 2015年73期
关键词:学困生

陈祝清

摘 要: 教师主动以帮带教,让学困生提前介入地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鼓励学困生增强同伴的互助合作意识,开展户外地理实践教学;及时给予多样性评价,促进探究性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开展,这样学困生通往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大门被打开,也就开足解决问题的动力。

关键词: 学困生 解决问题动力 探究性地理实验

“学困生”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和学习行为都较差的一类学生,通常他们承受个别学生的歧视、家长的压力而感到自卑。在实验教学中“学困生”表现出以下不良行为:上课不想听,学习没兴趣;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怕动手做实验;没有好的实验习惯,如卫生习惯差;关键缺乏解决问题动力,往往把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感到自己被逼迫学习,心理上消极对抗,学习态度极不端正;但他们有“闪光点”,如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不弱等。

探究性地理实验教学就是以实验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实验的方式集中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地理事象的规律或原理的过程。在实验中,学生将形成以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模型制作能力、学生调查采访能力和学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和绘图能力等。通过开展探究性地理实验教学,即开展地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等方式,激发学困生解决问题的动力,深受学困生的欢迎。探究性地理实验教学能够更直观生动地展示课本的知识给学生,同时结合课外实践实验教学,大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并较全面系统地应用地理实验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如走访调查等;让学生走近自己身边的地理现象,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亲近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学困生通往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大门被打开,他们也就形成解决问题的动力。在各类探究性地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解决问题动力呢?

一、主动以帮带教,让学困生提前介入地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

以《热力环流》、《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等课为例,开展实验教学。教师课前布置好学生任务和做好实验模型,特别要注意与学困生沟通感情,给予他们机会,让学困生提前介入实验,这样他们通过参与经历,懂得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分量,在感激教师的关爱中亲近实验,对实验产生的兴趣便油然而生,进一步树立信心,地理实验操作能力从而稳步提高。例如教师推荐几名学困生,在“热力环流”教师演示实验中让学困帮助教师共同准备实验器材,如略大一点的废弃纸盒、点燃的蚊香(或香烟)和冰块等;还可以在实验结束后让他们与老师共同整理并将器材带回实验室,并利用课间及时与他们讨论实验的原理与细节,这样他们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信任,对老师会产生由衷的尊敬与信赖;又如在“水土流失与地表状况的关系”学生操作实验中,教师可个别提醒他们做到提早预习实验原理、器材、步骤等,以便在操作中做好实验,还可特别辅导,细心帮扶,通过个别谈心,鼓励信心,使得他们在实验准备中或是在整理器材工作中避免出现中途而废现象;对学困生操作过程的每一细小动作,如实验中学困生建议可用更普通的较大塑料饮料瓶替代用于模拟降水的洒水壶,只要在瓶上钻几排相同大小的小孔,就可模拟出均匀洒水的效果,教师应立即给予及时的鼓励,提议全班学生用热烈的掌声给予肯定;这样的进步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动力十足地反复操作,进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鼓励学困生增强同伴的互助合作意识,开展户外地理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动力。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多样化的形式之一,是加快缩小学生“两极分化”的良好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通过创造愉悦、民主的学习环境,尽快使每个学生投入更多的情感,集中更多的注意力,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为了避免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冰火两重”的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撮合”学困生与学优生的团结协作,在合作学习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得到更多的帮助。以开展户外地理实践教学——旅游线路设计为例,探讨展开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解决问题的动力。

结合将乐县乡土地理特征,以向莆铁路的建设对将乐人外出旅游方式的改变为例进行探究性地理实验教学。该实验分以下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将乐—成都、九寨沟、黄龙六日游;第二小组:将乐—西安四日游;第三小组将乐—泰宁—建宁—武夷山五日游。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组合的合作小组.成员按男女混合,优、中、差搭配。在实验中“学优生”与“学困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且“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完成不同角色为己任,增强“学困生”保质完成实验的动力;其次,要关顾“学困生”的特殊性。教师要介入他们事先“模拟演练”,在讨论补充中教师或组长可事先设计问题与他们讨论,问题宜小不宜大,难易得当,数目不宜过多,提前“通气”讨论内容,以便“学困生”充分发表各自见解,这样成功的乐趣将使他们不断成长。同时可采用互相交流指导的策略,尤其鼓励学优生给学困生当“小先生”;再次,要分工明确,效果显著。教师通过引导制定合作学习的规则,明确成员角色的分工、责任,要求较高、难点较大的环节由学优生完成,而实验过程中的简单环节和相关的准备工作由学困生完成,并循序渐进地设计恰当的实验内容。如在“户外地理实践教学——旅游线路设计”中学困生主要负责户外走访调查、拍摄工作、网上搜索资料等,学优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侧重活动方案设计、资料分类整理、线路选择并书写设计实施方案等。

三、及时给予多样性评价,促进探究性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开展,增强学困生解决问题的动力。

在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和必修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这两课的教学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探究性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将乐县土地利用现状和将乐县各农业部门2014、2015年的产值来分析将乐县农业发展条件和农业发展规划)等实践活动。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理论与实践最大限度地联系在一起、相互融合。地理教学的案例,尽量能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使学生体现主体地位,达到师生齐动、教学相通的效果,同时案例是一种精心选取的情境化的学习内容。尤其针对学困生,联系乡土、感知生活的、较浅显的、易感知操作的地理教学的案例,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在上述“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探究性乡土案例教学中,教师联系乡土地理,重视地理素养的培育。首先教师通过复习和观察竹笋导入新课,判读竹笋景观图和生长环境要求资料,深度思考问题。教师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其次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角色扮演活动“农场主”和分析将乐县林果业的优势条件,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课前教师让学困生和大家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查阅资料等活动,然后在课堂上的各抒己见,有助于他们反思解决问题能力并有利于生生间相互取长补短,扩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知识面。

在学生探究性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往往容易被忽略,他们平时更多表现出情绪低落等,所以部分学困生对探究性活动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此时,教师改变通常对错分明的机械化评价,体现评价的可承接度,以促使学生自我激励,使学生加强自我更新与心理上合理定位,同时能很快激起他们的信任;教师尤其要对学困生宽容呵护,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延迟评价或自我反思评价,即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发现并改正不足,学会客观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增加成功机会并体验到快乐,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动力;或鼓励性评价,对在实践过程中学困生出现的上述的畏惧心理而不能有效地进行探究性操作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而是要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然后鼓励他们翻书对比,从实践入手;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如此会产生良好的效应。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多方引导,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思索,保证学生对问题探究充分。如在上述“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探究性乡土案例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困生介绍各自乡镇脐橙业的发展现状,并简要分析区位条件,及时给予积极评价;或学生自评,因为学困生自我定位偏差,自评较差,但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同学或同事的评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可通过以上多种评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5.

[2]陈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5.

[3]孙月雁.地理实验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06,04.

[4]沈海燕.为地理实验课喝彩[J].地理教育,2006,04.

[5]王炳贤.提高“学困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6:55.

[6]陈秋旭.浅谈利用化学实验转化化学学困生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29:93

[7]孙宝秘,季洪雪.让实验的魅力点燃学困生的兴趣之火[J].山东教育,2011,26:48.

[8]蒋丽敏.实验教学中必须切实重视转化“学困生”[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5,02:53-54.

[9]孙晓春.合作学习:“学困生”脱“困”的有效途径——贫困地区课改实验消除学生“两极分化”对策初探[J].网络财富,2009,09:51.

本论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开展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FJCGJJ12一01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