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身份认同视角下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

2015-09-10 03:22陈阳
考试周刊 2015年73期
关键词:助人行为流动儿童

摘 要: 从群体身份认同理论可知,当个体隶属群体时,会对内外群体身份的成员区别对待。该理论为研究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可以在探讨流动儿童群体身份认同归属的前提下,对其助人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

关键词: 群体身份认同 流动儿童 助人行为

一、群体身份认同的理论视角

国外研究者已通过研究证明群体身份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例如,Flippen等发现普遍的群体身份认同会促进个体做出助人行为。因为,当一个人认同了某群体身份,表示他认同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在于他认同了该群体肯定的群体文化和行为标准。第二个层面表示他认同与其同属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并认为自己与他们是有共同的命运或某些相似性的因素。个体会认同内群体成员为“自己人”,对方的事情就成为自己的事情,共情更容易被激起,助人行为更容易发生。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动者区别对待内外群体成员的助人行为差异,并不局限在突出的群体分类上。研究表明,诸如性取向、种族等外显的群体身份必然能够引起内群偏私和外群歧视,并影响行动者的助人行为。而一些细小的、内隐的群体身份同样影响个体无意识地做出群体划分,并在助人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比如,同为某一球队的粉丝、对某一颜色的共同喜好等。这种最小的甚至内隐特征会引起个体内群偏私的行为特征符合社会认同理论中的“最小范式的”。Dunham等人认为最小群组范式同样适用于儿童群体。

相对国外在群体身份对助人行为的深入研究,国内相对较为匮乏。原因有三:第一,特定外显突出的群体很难确定。国外有关群体身份对助人行为起始于对同性恋群体的志愿活动。同性恋群体在国外最初是污名化的群体,和其他群体身份比较,该群体身份具有较强的辨识力。现在,随着各国对同性恋群体的接受,国外诸多同性恋个体已经公开认可了自己的性取向,并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但国内同性恋群体并没得到认可。这种不认可是同性恋对自我性取向的不认同和模糊,也是社会整体的不认可。因此,国内以同性恋群体为被试的研究难进行。第二,国内种族差异不明显。我国虽然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但是相对而言,我国以黄种人居多。相同地域中个体的体貌差异并不大。但是国外研究中的白种人和有色认同的差异对比,则较为明显。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实验体系和内容。第三,国内有关群体身份研究的内外群体划分标准仍需商榷。例如,孙炳海在探讨群体关系和与共情反应的不同作用时,选择了大学生群体作为被试。但是他却以职业作为内外群体的划分标准。其中,在实验研究中外群体成员设置为医生。然而在中国以往与社会声望有关研究中,可知医生的社会声望是比较高的。因此,选择医生作为外群体对比是否可行,仍然需要慎重考虑。

二、群体身份认同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影响

选择流动儿童作为被试,考察群体身份对个体助人行为的影响是可行的。首先,现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除有诸多消极心理适应外,还存在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的歧视知觉。这种歧视知觉已经成为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方晓义在研究中指出,有75.5%的流动儿童报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曾受到过歧视。较高的歧视知觉不仅会降低流动儿童的价值感,而且会增加其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等负性情绪体验,最终成为退缩、不自信的个体,甚至对周围人、对社会产生敌意。从流动儿童的身份上分析,可知这种歧视知觉并非源自流动儿童的先致身份,而是源自流动儿童后天的社会身份。针对流动儿童的歧视表面上似乎源自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突。但是实际原因却是隐藏在宏观社会背景下的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对立与落差。这种对立和落差反映了中国的现状——城市在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优越性。当我们将流动儿童嵌在这样的宏观社会背景下考虑问题时,会发觉城市对农村的歧视和农村在各方面的弱势。流动儿童作为夹在农村和城市中的特殊群体,更是处于弱势和污名化的状态。在城市中,甚至在公立学校班级中,他们和正常的城市孩子是不同的,这种差异通过身份反映在各方面。

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出发,探讨流动儿童面对不同身份求助者时的助人行为,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当个体认可自己老家身份越强烈的时候,更愿意帮助和自己有相似经历的求助者。反之,当个体对老家身份的认可程度较低的时候,帮助他人的意愿则不存在差异。该结果验证了群体身份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是存在显著影响的。但也应注意对这种影响的分析仅仅是片面的,毕竟在实验情景下的理论设计并不能够完整地将微观和中观层面上流动儿童的行为表现表达完整。现实生活中,在班级生活中的流动儿童除了面对和自己有同样身份境遇的流动儿童外,还会和城市儿童接触。在这样的群体氛围中,流动儿童帮助行为会是怎样的,更值得我们探讨。同时,将班级关系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背景探讨流动儿童群体身份认同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也具有深刻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01:21-26.

[3]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15.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罪错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L11DGL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助人行为流动儿童
大学生心理骨干感恩与助人行为的关系: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组织中的助人行为: 前因、后果及作用机制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微观视角下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组织中助人行为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