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摘要:本文在组块理念下探讨体育学科与物理学科协同教学,认为体育教学与物理学科协同整合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动作技术原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动作技术更加清楚明朗,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物理学科;组块协同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86-1
一、前言
组块教学理念下体育课堂协同教学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融合起来,深入挖掘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以组块教学为行动策略,以协同教学为模式开展体育学科的教学改革,是破解体育教学“高耗低效”顽症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快速通道。
在体育技术教学中,包含着许多物理学知识,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动作原理,更牢固地掌握动作技术,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不同项目中的物理学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项目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讲解,真正做到体育教学与物理学科的协同教学模式。
二、物理学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短跑技术中的物理学知识。
在短跑技术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和要求学生跑的时候要用力后蹬,因为跑的动力来自于腿后蹬给地面的反作用力,使人体产生向前的位移运动。但学生不是很理解,大多数学生后蹬不充分,只是用脚用力去“踏”地面,使人体产生“跳”起的感觉,从而影响了跑速。于是运用物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根据公式F=ma,即力量=质量×加速度得知:后蹬力(F)越大,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越大,加速也就越快。因此,短跑必须增大后蹬力量。从力学上分析,由公式I=Ft得出,(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单位时间t内蹬地力愈大,地面给予人体的反作用力也愈大,此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也愈大。再根据公式ΔP=mv得知,此时人体在水平方向的ΔP继续增大,人体在沿水平方向的速度继续提高,直到最大速度。跑步蹬地是加速斜向离开支点,它会增大支撑反作用力,并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这时支撑反作用力(N)按力的分解可分为两个分力,其中水平分力(F1)推动人体前进,而垂直分力(F2)对抗重力(见图1)。
通过讲解、分析、示范,使学生明白了要想跑得快,必须要加大后蹬力,而且力又不能分散,后蹬时踝、膝、髋三关节都必须充分蹬伸。
2.弯道跑技术中的物理学知识。
在弯道跑教学时,我们时常提醒学生身体应向内倾斜,并要求学生跑速越快,身体向内倾斜的幅度要越大。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向学生提问:“汽车在快速转弯时,人会怎样?”学生回答:“人会向反方向倾倒。”顺势告诉学生:“汽车转弯时(即做圆周运动),有一个跟速度方向垂直,并指向圆心的力作用于进行圆周运动的物体上,这个力叫向心力。而使人向外倒出去的力量在物理学中称为‘离心力,是人体做圆周运动时产生的一种现象。”又问:“在乘汽车拐弯时,我们该怎么办?”学生答:“身体向转弯方向倾斜。”于是进一步讲解:“车在拐弯时产生的‘离心力被人体倾斜产生的‘向心力抵消,这就是力学中离心力与向心力相互作用的原理(车在拐弯时需要提供一个向心力使它做圆周运动)。根据F=mv2/r=mω2r中可以看出,向心力与转动物体质量、角速度平方以及转动半径都成正比。人在弯道跑时就存在向心力,人向圆心一侧倾斜,这时人体重力G与地面的支持力N不在一条竖直的直线上(见图2),弯道速度越大,需要向心力就越大,学生知道这个道理后,在学习中就会认真体会,从而促进弯道跑教学质量的提高。
3.跳高技术中的物理学知识。
“制动踏跳”是跳高技术的关键动作,为了让学生掌握该技术,在教学中用汽车急刹车而向上跳起的物理现象作比喻,又联系物理学上力的“分解与合成”知识,将画有助跑、踏跳两个力的合成简图展示出来(见图3),帮助学生理解“制动踏跳”是为了把助跑向前的力量变为向上的力量,这样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了动作的内在规律,使学生较完整地掌握“制动踏跳”的技术要领。
4.投掷技术中的物理学知识。
在教学中学生常提出一个问题:“我的手臂力量很好,为什么铅球总也投不远?”利用斜抛运动公式:S=V20sin2a/g进行讲解,从公式中我们可知决定投掷远度的主要因素是出手初速度,告诉学生要投得远,必须尽可能地加大出手初速度,并在练习中进行专门训练,提高出手的初速度。在讲解什么角度是最适宜的出手角度时,告诉学生:S=V20sin2a/g这个公式是在真空中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并且物体的抛点和落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而投掷项目的出手点与落地点不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出手点高落点低,造成出手点和落点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有一夹角,即地斜角(见图4),由于受地斜角的影响,且掷标枪、掷铁饼、推铅球时还受空气作用力的影响,因此,不能把投掷项目的最佳出手角度定为45°,通过实践检验,38°~42°是推铅球的最佳出手角度,30°~35°是掷标枪和铁饼的是最佳出手角度。
学生知道这些理论后,在学习中更加注意出手速度与出手角度了,从而促进了投掷水平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的各项技术动作中确实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物理学知识,中学生正好刚刚涉及物理知识,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也特别强,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物理学知识进行组块协同教学,学生感兴趣,教师在传授技术技能时,可以更好地拓展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同时将学生已经获取的物理学知识、学生学习生活经验有效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研究,既清晰了动作技术原理,又巩固了物理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