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韬
【摘要】在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教学目的,教师只有坚持语文的本色回归,从课堂情景中优化设计,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参与其中,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增加人文性的学习,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本色回归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50-02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工程之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模式被广泛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但这看似热闹的课堂却失去了语文本色。在语文课程改革之后,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了,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也有了提高,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当下语文教育中缺乏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人文素养培养为语文教学的核心。
一、对语文本色的诠释
语文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是学生必修课程中的重要课程。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本色的诠释还应当从语文文化中去理解。在语文中,语言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如诗如画,人文与艺术想结合,从而产生语文本色。在语文中体现人文美需要一定的素养,即人文素养。因此,语文本色就是生动形象充满灵性的思维,而语文本色回归是语文思维以人文素养的形式展现。
二、语文本色回归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形式花哨,学生有参与没思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使课堂形式更加生动新颖,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营造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各种影像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回归课本教学中就变得枯燥乏味,使部分学生还在回味刚才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当前学习的思考;过多的课堂形式如小品等不仅占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还使学生将用于对课堂思考的精力用在了看表演上,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教学内容繁杂琐碎,知识缺乏系统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多媒体资源,导致课堂时间多数用来讨论,使学生对课文本身没有获得深刻的学习,基础性差。导致教学内容琐碎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缺乏内容的整体性,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系统化的对知识进行讲解,但是有些教师利用调整课堂的权利分割课堂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缺乏系统性。
三.语文本色回归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1.关注工具性的作用,为人文素养培养奠基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是基础,只有加强学生工具性知识的学习,才能将教学知识引向人文性,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的提升,从教学中涉及到的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增加人文性的教学,使学生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感受语文知识的人文性。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工具性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语文作为贴近生活的科目,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应从中学到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当会将文章通顺的阅读下来,简单的理解,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如果连简单的句子、段落都无法阅读通顺,文章的内容更是难以理解,这就在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难题。再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连简单的事情都无法叙述清楚,更无法做到对所描述人物进行刻画,对语文文章的学习中就无法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应当对学生进行工具性的教学,扎实基础。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人文性和工具性教学相结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许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工具性的学习,造成学生懂得很多道理,但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听说读写将思想表达出来,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合理性结合,将工具性作为基础知识,将人文性作为基础的提高与升華,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基础性知识,还能从中培养人文素养,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性
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基本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堂的设计,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对教学方式倾向于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对课堂问题的探究来培养人文素养。
在教学情景创设中渗透人文性。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开始更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引起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渴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问题的提问中渗透人文性,使学生正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如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影像更加深刻的了解文章内容,在学习中培养人文素养。
课堂中,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教师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提问不仅能够启发学生对文章的思考,还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与安排,从而使课堂内容更能够符合学生的特点。
总之,在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教学目的,教师只有坚持语文的本色回归,从课堂情景中优化设计,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参与其中,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增加人文性的学习,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屠云霞.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04期
[2] 滕炎.让学生由衷地说:语文课,我爱你——浅论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04期
[3] 朱洋君.小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四种方法——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 2010年04期
[4] 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 经营管理者 2010年13期
[5] 董丽丽.让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共同提高 听《幸福在哪里》一课有感[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