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 刘大伟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优化。
【关键词】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36-02
一、教学设计和高效课堂的联系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前就要认真准备,课上就要精心组织,课后还要强化巩固,同时还要关注教学细节,运用教学机智。通过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心智得以发展。本着这个目的,就要求教师对所要传授的内容有一个精心的设计。
二、如何优化教学设计
1.目标的设定(即设计的方向)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注重体现终合性和全面性。
具体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
知识与技能(学什么)
过程与方法 (怎么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什么学)
2.步骤的设计
“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
(1)课前延伸:要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等。
(2)课内探究:实施“四五一节”教学要求,要体现“三讲三不讲”,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巩固提高等。
(3)课后提升: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还要布置诸如阅读提升、实践提升、实验提升、归纳提升、反思构造、拓展训练等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业。
3.环节的设计
指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要研究设置各个环节的目的和作用。
4.作业的设计
设计实践性、活动性作业,給学生提供活动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设计实践性、活动性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学生的作业热情。
设计层次设计自主性作业, 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权利。首先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其次是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或选择一组有层次的课外作业习题,让学生任选其中几道解答。 第三是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个性化特长作业自设, 给学生张扬个性提供机会。让学生设计一份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特长的作业,时间为一周或一月,这样的作业,就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
设计作业超市,给学生提供享受成功喜悦的体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差异性,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数量、形式,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三、优化设计后的高效
首先从优化目标后谈起,一是明确目标后可以恰当使用多媒体设计、制作或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机的贯穿于其中;二是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激发起大脑中对原有或已学过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达到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师合理的设计教学步骤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通过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对于培养学生们观察、认识、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具有初步的科学素养和习惯是有极大帮助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有助于学生活学活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优化了的知识结构。在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中,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也磨练了意志、陶冶情操,并随时进行着对自身认识与行为的自我相互评议,从而进行反馈调节。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与操作中有意识地让“学困生”先从回答一些涉及学习内容基本事实的简单问题做起,而鼓励优秀的学生挑战开放性思维的复杂问题,保证课堂上90%的实践和交流的参与面,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发展。
最后优化后的作业形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使作业变为学生喜欢做的作业,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上可知,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