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心
(白河县国营林场 陕西·白河 725800)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财政制度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
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和审计署印发《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中明确了专项治理的范围和内容,列举出“小金库”的七种形式:一是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二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三是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四是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五是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六是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七是上下级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
“小金库”资金的支出去向主要包括:(1)接待宴请、公款旅游。(2)礼品礼金支出,或为有关部门、个人付账。(3)购置特殊物品,一般为用途不便公开或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4)私分、私吞。
首先,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小金库”是监管的盲区,直接造成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化国有资金为私人支配,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步伐,形成改革与发展的阻力。
其次,滋生加重腐败,形成公务毒瘤。用公款行贿,导致权力决策部门滥用职权,使资金起不到建设性作用,而是沦为少数人吃喝玩乐的资本,陷入资金恶性循环的怪圈,使正常履职的干部争相效仿,导致价值观的迷失和经济犯罪的加剧。
再次,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小金库”资金不受监管,开支随意,会极大的助长奢糜之风,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加距,损害干群关系,使政府丧失公信力。
少数地区为了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为达到目的是暗中支持“小金库”争取资金的渠道,可以说是默许、放任它的存在,甚至成为领导创政绩的资金途径。
包括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改革,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专项资金管理,事业单位投资等需要不断完善,构建财政管理的“防火墙”,堵住财政管理漏洞,应收尽收,切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面对“小金库”,感到十分棘手,个别人甚至也尝到“小金库”的甜头,从而为“小金库”的存在保驾护航,或迫于领导的压力不敢揭露,或碍于人情,姑息养奸。
由于相关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对暴露出的“小金库”问题以罚代刑,处理不到位,力度不足,对直接责任人网开一面,难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在基建领域,违规审批,擅自调整投资计划,未批先建,非法招标,规划许可不规范,施工监理不到位,安全生产不落实,环境指标不符合,虚列建设成本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的背后与虚列支出转入“小金库”、用“小金库”行贿、向基建单位或个人转移资金有密切联系,基建问题关乎民生,投资巨大,不能等闲视之。
现实中专项资金无法专款专用的情况很普遍。专项资金转移到了“小金库”美其名曰“联系业务,争取项目”,实质是用于个人消费及关系网的编织。试想扶贫资金、国债资金却被消耗于高档会所,这是多么令人痛心而不耻的行径,建议滥用专项资金的单位,原则上不再安排专款扶助,应追究责任主体。
“小金库”与假发票是密不可分的,假发票有三类:假发票假内容、假发票真内容、真发票假内容。2010年政府年度审计报告披露: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是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2011年8个中央部门本级和34个所属单位,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9784.14万元!据某省检察机关抽样调查,63%的贪污案件涉及“小金库”,贿赂案件中42%的行贿款项来自“小金库”。宠大数据,触目惊心,假发票治理,刻不容缓。发票管理机关需投入更多人、财、物力,创新发票核查方式。同时推广公务卡制度,限定现金报销的范围和金额,将发票管理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启动政治问责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名公示。
“小金库”仅靠自查自究,难以奏效,必须从外部宏观高度引起足够重视,首先高层做出表率,对发现的腐败现象从严查处,加强宣传,通过典型案例的曝光,克服侥幸心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强化廉政教育的经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自觉远离“小金库”,营造风清气正的大环境,为根治“小金库”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央出台的“光盘行动”、“八不准”、反对“四风”等一系列反腐倡廉的举措,让老百姓感受到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一大批违法高官的落马也体现出中央正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小金库”之所以成为顽症,是因为违法成本很低,在法律上没有专门惩治“小金库”的罪名,它的实质就是犯罪,有必要在法律上把“小金库”纳入渎职罪,严格执法,加大违法成本,增强法律震慑力,使人不敢轻举妄动。
财政,税务,纪检,监察以及各级业务审批检查部门,作为外部监督及业务主管部门,在执行公务时要履行背书承诺,承担连带责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增强工作责任心与防腐拒变的防线,不看表面文章,深入调查研究,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同时,建章立制,管好二,三级单位,特别是下属企业及定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类单位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成为“小金库”问题滋生的高发区,应特别关注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资金调拨、性质、用途的核查,地域上强调交叉审计、检查。
法定代表人的任用是治人环节最关健的因素。把“小金库”与单位负责人的升、降、任、免结合起来,让胆大妄为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必将惩前毖后,使领导者时刻意识到肩负的责任,促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形成“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
为了履行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依靠群众路线,必须严厉打击“小金库”,使经济与政治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早日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
[1]丁晓铭.虚假发票是“小金库”滋生的土壤[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