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竞
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高效的阅读教学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缺乏活力、生趣、吸引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仅仅把文本定为在“言语层面”,使文本失去了应有的厚度和深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析文本,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深入挖掘文本意蕴的慧眼。那么如何挖掘、选择阅读教学的“抓手”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上惯了平时的讲讲问问的语文课,全新概念的导游课会使他们耳目为之一新。当有个新生事物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此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就可以尝试将教学设计为一堂导游课,“假定你是一位旅行社的导游,现请你为我作向导,带着我们到桃花源看一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效果与前截然不同。从学生的表现中,不仅可以看到了一个个各具神韵、各具特色的“桃源”,还看到了一个个各具风采、各具魅力的学生。
所有的阅读训练都可采用课堂探究性学习形式。如学习鲁迅的《故乡》一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疑点提出来。经仔细研读,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诸如“闰土前后性格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开展讨论,找依据回答问题。这种课堂探究性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师问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归纳整合,对课文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只有课堂上强化了探究的习惯、兴趣、能力和氛围,学生课下的探究才会卓有成效。
学生往往最难捕捉文章流露的思想情感,因为作者流露的思想情感,往往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有一段“父亲”给“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准确地用了一组动词,创设了语言美,把“父亲”爬上月台,翻过铁道的艰难动作“活现”出来。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就不言而喻了。而儿子呢?看见父亲走路艰难的背影,文中写道:“我的泪很快地流出来了”。段末再一次重复“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两句话美极了,作者对父亲爱戴、尊敬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父子间的真挚感情催人泪下,是典型的情感美。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通过创设语言美来实现的。如《变色龙》一文中的第9、10 两个自然段:“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段话可不可笑?为什么可笑?句子言外之意是什么?为什么不直说?这段话的笑点是警官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后那种惴惴不安、语无伦次的丑态。正因为“丑”才体现了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美。句子的弦外之意是“狗没有咬着赫留金”,不直接说出意思,正好体现警官狡猾至极,为原先的错判打圆场。这样的描写如能慢慢咀嚼,便能领悟语言的神妙,体味到人物的形象美。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精彩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借助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美是独特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各具独特的美。如: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精致美和心理描写的细腻美,散文的意境美,杂文的犀利美,诗歌的音韵美,说明文的准确美等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作者用了“扫”、“露”、“支”、“撒”、“牵”、“拉”、“罩”等动词,语言准确、凝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默读、朗读、速读、精读等阅读方式感受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在研读、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适时调整步骤,力求突破,如暂时不能突破的,应积极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形成新旧知识组合;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评议,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如《范进中举》一文,巧就巧在高潮,教师教学时就应从范进中举发疯切入。文中有这么一句:“噫!好了!我中了!”教学中就可以抓住这一句来授课,巧设悬念,吸引学生突破悬念,既能激趣,又能突出喜剧的特色。
课外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课本中的文章写得如何精彩,不少学生对这些文章就是不感兴趣,面对课外读物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究其原因是课文选文陈旧,能贴近学生、贴近当代生活的作品很少被选入课本中。如果教师的教法再不够灵活,学生哪会有兴趣可说?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好课本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加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