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玲
摘要: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现如今,初中历史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历史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形成愛国主义思想,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健全完美人格的关键途径。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出历史学科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初中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人格的健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合作,开创了无产阶级的新天地,有效证明了合作可以将个人的力量放大,扬长避短。初中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期,利用历史课堂,通过交流、讨论、观看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勇敢、诚实、坚强、谦虚等多种良好品质,促使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初中生,觉得发明创造是科学家的责任,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创新其实就在自己身边。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善于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告诉他们历史上很多人最初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善于发现常人熟视无睹的事物,对此产生疑问,积极研究,反复推敲,坚持不懈,才取得了创新的成果。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飞机制造者莱特兄弟、改良蒸汽机的瓦特,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发明出改变生活的东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此类例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鼓励他们积极发现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历史教学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培育和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深挚感情及其理性升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是历史学科最突出的德育功能。司马迁狱中忍辱负重,谱写出历史巨作《史记》;张骞不惧路途的遥远与劳累,出使西域;李时珍尝遍百草,终于完成《本草纲目》等鲜活的历史事例,都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最好教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大屠杀、火烧圆明园等近代史实是一部西方侵华的罪恶史,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史。学习中国历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进步作出贡献。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革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加大德育渗透比例
新课改下提倡动态的教学课堂,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更为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常用的就是讲授教学法,这种方法较为枯燥,不利于营造课堂氛围,更不利于学生对德育的感知,笔者认为,历史教学方法应该跳出固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课堂讨论、比较教学、参观教学、多媒体教学等都可以应用进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参与感知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三)与其他学科共同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初中历史教学本身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为与其他学科合作发力打好基础,例如,初中历史知识可以和初中政治知识整合,从而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初中历史教学还可以和美术教学整合,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
(四)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道德知识
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只有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才能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是“与生俱来”的,特别是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也能够积极发言和听讲,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没有过高的兴趣,其中包括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家长或教师的影响下,认为历史的学习并没有实质性的用处,将更多时间放在语、数、英等学科上。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点,让学生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
(五)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从历史材料中感悟真谛。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导致很多初中生出现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隋文帝提倡节俭、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讲述给学生,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真思考,而且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历史事件其实与自己的生活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改善自己的行为。
历史教育并不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的宣传和灌输教育,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基本上都是蘊含在对历史的评述当中。教师真挚的情感很容易让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与历史教师之间产生共鸣,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感受中领悟到历史蕴含的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书本中的一些文献材料、图画或是地图来进行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依靠文字的局限性,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从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在讲述“南京大屠杀”相关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自身的语言要悲愤、低沉有力,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正确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些音频或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对当时我国同胞的遭遇感同身受,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讲解“四大发明”的时候,教师的语言可以铿锵有力,自豪一些,让学生意识到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需要教师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想教学手段,切实发挥出历史知识的德育作用。只有将德育教育与历史教学做到有效结合,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身人格和素养,做一名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