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江苏省昆山中学 江苏昆山 215300)
例谈“问题驱动”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徐婷
(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昆山215300)
摘要:文章以一节“镁的提取及应用”展示课为例,通过精心、合理设计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形成问题链,将“镁的提取”、“镁的性质”、“镁的应用”三部分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并将“问题驱动”模式应用于新授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3-0029-02G632.41
文献标识码:B
2014年11月份,按照昆山市教研室的要求,笔者在昆山市第六届百节优秀课展示活动中开设了展示课,课题为“镁的提取及应用”。主要是为了共同探讨如何将“问题驱动”模式应用于新授课的教学中,从而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化学教学有效性。现就这节课的课前设想、课堂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课后反思总结如下。
如何精心、合理设计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形成问题链,将“镁的提取”、“镁的性质”、“镁的应用”三部分内容有机串联起来,是本节课设计的关键。学生在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在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引入】我们为什么要提取镁?
【图片展示】镁及其化合物应用的图片。
【学生活动】列举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中的用途。镁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镁是“后起之秀,前途无量”,所以提取镁非常有必要。
镁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1.镁合金的密度较小,但硬度和强度都较大,因此被用于制造火箭、导弹、飞机的部件等。
2.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3.氧化镁的熔点很高,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设计意图】感知镁的应用广泛,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如何提取镁?
【学生活动】[问题1]工厂为何建在海边?
通过阅读资料“镁在地壳中含量平均为21 g·kg-1;海水中氯化镁是继氯化钠后含量最高的氯化物,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t”了解到镁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于地壳和海水中。从发展前景看海水中提取镁更具可行性,所以工厂建在海边,资源就近利用,成本低。
【设计意图】了解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分布,并充分认识开发利用海水这一巨大资源宝库的重大意义。
【学生活动】[问题2]如何从海水中将Mg2+分离出来?
从易于分离角度分析,将Mg2+转化为Mg(OH)2沉淀从而从海水中分离。
【设计意图】复习物质的分离方法。
【学生活动】[问题3]海水中Mg2+的浓度约为1.28 g·L-1,能不能直接向海水中加沉淀剂?
学生两人一组分小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1.分别向0.054mol·L-1MgCl2溶液(模拟海水)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2.分别向3mol·L-1MgCl2溶液(模拟卤水)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3mol·L-1MgCl2溶液(模拟卤水)中滴加1mol· L-1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其余均无明显现象。
结论:海水中的Mg2+虽然总量大,但是浓度小,如果直接加入沉淀剂,Mg2+的沉淀效果不大,生产成本也非常高,所以需要进行富集,在晒盐后的母液(卤水)中加入沉淀剂。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明确工业生产过程中浓缩富集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问题4]如何选择沉淀剂?
通过阅读资料“部分化学试剂的市场价格:NaOH 2300元/吨,Ca(OH)2580元/吨”后,从经济效益和充
分利用海洋资源角度考虑Ca(OH)2最合适——价廉,易得(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又从OH-浓度角度考虑沉淀效率得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Ca(OH)2的悬浊液——石灰乳来沉淀Mg2+得到Mg(OH)2。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中追求成本低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问题5]如何从Mg(OH)2得到Mg单质?
分组讨论,设计可行性方案:先将Mg(OH)2沉淀用盐酸溶解得到MgCl2溶液,再将MgCl2溶液蒸发结晶得MgCl2·6H2O,然后干燥得MgCl2,最后电解熔融MgCl2(降低能耗)制取镁单质。
【设计意图】激活已经掌握的金属Fe、Cu、Na的冶炼,结合镁的性质,提出合理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问题6]如何处理副产物Cl2?
从环境保护和节约成本出发,提出将Cl2制成盐酸,从而循环使用。
【设计意图】工业生产中综合利用和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问题7]如何保护制得的Mg单质?
Mg很活泼,需防空气、防酸等。
【设计意图】顺利过渡到镁的性质,了解镁是一种活泼金属。
【学生活动】整理从海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意图】通过工艺流程图的设计,整合知识,学会用简单的框图表达复杂的工艺流程。
【过渡】如果镁着火,能不能用常见的二氧化碳和水灭火呢?
【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1.取一根4-5cm长的镁条,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膜擦去,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为: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2.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擦去氧化膜的镁条,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热水。观察实验现象为:有气泡生成,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掌握镁的化学性质,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可以与O2、Cl2、N2、酸(H+)、某些盐溶液、热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
【放眼未来】工业上可以从海水提取镁,能否从陆地上提取镁呢?
【学生活动】课后收集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
苏格拉底说过“理想的教学方法不是把现成的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的思考,在对方的积极思考中,那些潜藏于内心的真理逐渐祛蔽而得以敞亮。”
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模式来展开教学:“为什么要提取镁(镁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从海水中提取镁是否具有可行性—如何从海水中将镁离子分离出来—如何富集海水中的镁离子—如何选择沉淀剂—如何从氢氧化镁得到镁单质(镁的提取)→如何保护制得的镁单质(镁的性质)”。通过“问题链”层层深入,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使用资料收集,分析数据,并设计实验检验,与同伴交流研究成果,从而得出解决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强调了学生的设计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进而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在面临真实世界的问题时,能够有效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之,符合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同时,在“镁的提取”教学中,注重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体现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这一学科特点,突出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这一学科价值;还体现了工业生产要从原料去杂浓缩、产品富集精制、物质循环使用、资源就近利用、节约成本、环境保护、降低能耗等方面综合考虑的重要技术思想。
但是,教师不仅要提出能够激起思考的问题,还要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所以问题驱动的较高境界应该是“利用好的情境设计(情境最好具有全程性和问题性)让学生自主建构(产生)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是给出问题链)层层深入并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55-56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