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应用于体育专业田径课的实证研究

2015-08-02 00:57:06陈君霞魏家骏徐建荣顿中明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凝聚力学习态度田径

陈君霞,李 琳,魏家骏,徐建荣,顿中明

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的教学体系和策略,它结合认知与情感,发展人际关系,调整个人价值系统,强调参与、合作和个体的积极投入,是近代教育史上最成功的教学改革。Eva Kyndta“从1995至2012年在小学,中学和大专教育的真实教学环境中合作学习准实验研究成果进行元分析,学科范围涉及语言、社会科学、数学和科学学科,该研究揭示合作学习对知识和技能以及态度上的积极作用”[1]。Johnson认为合作学习的5因素“积极互赖、个体问责、面对面促进性互动、人际交往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2],斯莱文(Robert Slavin)认为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为“小组目标、责任到人、成功机会均等”[3],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关键要素。合作学习在我国体育专业篮球、健美操、体操等项目均有涉及,实验结果显示对学习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团队凝聚力有影响,有利于学生创新、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体育学习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实践过程,上述实验全为单因素设计,数据采用t检验成对比较,未探明各变量间关系,有一定局限,还未见合作学习运用于体育专业田径课的研究。

田径号称运动之母,是所有运动项目基础,为体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新时代需加强田径学习,增强身体素质和技能基础,为新项目提供良好技术迁移。我国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是,教学时数缩短,在单项多,涵盖技术复杂情况下越发捉襟见肘;学习方法较单一,以传统技能学习为主;受高校扩招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技能学习基础较差;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田径教学内容重复严重,进入高校后,尽管在教学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推进,但学生对田径的兴趣早已磨灭殆尽;教学以单项为主,缺少集体协作项目,在传统技能学习方式下,学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识,无法聚成团队凝聚力,不利学生社会心理品质发展等,多种因素导致体育专业田径课学习质量一般。体育专业田径课要实现技能、体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参与等教学目标,需倡导合作学习,将合作学习之“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引入田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田径运动技能,促进社会心理品质发展,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促使师范生掌握合作学习理念、流程和方法,将来运用至中小学体育课,对改善其现状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意义。

1 实验设计与因素控制

1.1 实验分组

2013级学生86人(女生38人,男生48人),按自然教学班分组,其中实验组男女各一组(体教男生24人,社会和休闲体育女生26人),对照组男女各一组(体教男生24人,运动人体科学女生12人)。实验前对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年龄、心理指标、训练时间进行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男女实验组与对照组是同质小组。

表1 学生基本信息T检验表

1.2 测量工具

群体环境问卷,选用Carron等人编制的团队环境问卷(GEQ)。Rosenberg自尊量表。田径运动成绩分值表、学生田径成绩考试项目:跳远、铅球。

田径课调查问卷,分为学习效率、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行为、学生评教5个维度,共12个题项,该问卷经10位专家检验,具有较好的内容和结构效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计算得分。

量表与问卷所得数据均进行信度检验,科隆巴赫系数各组前后测得分在0.704-0.931区间,符合社会科学类研究要求,结果可靠。

表2 心理量表与田径课堂问卷的信度检验表(科隆巴赫系数a)

1.3 因素控制

实验采用不相等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以学习方法、性别为自变量,学习质量为因变量;测量指标分课堂学习指标(田径专项成绩、学习效率、合作学习行为)、情感指标(自尊、团队凝聚力、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两大类;学习态度定义为对田径学习喜好及刻苦、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倾向;情感体验定义为田径课堂中因学习而发生的情绪体验与感受;自尊是指一个人对其自我或人格的重要品质做出评价的综合感觉。Carron对团队凝聚力的定义为“在力求达到目标时,团队的聚合倾向所表现出的动力过程”[4]。学习效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田径学习又快又好,合作学习行为定义为田径课堂中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磋商、互助行为。自尊和团队凝聚力取前后测差值进行检验,其他单次测量结果检验。田径成绩由成绩达标和技术评定组成,所占比重各为50%。技术评定请4位专家(田径国家级裁判)依据动作质量,动作实效性和经济性为评分标准,进行双盲评定;专项成绩由专家测量后参照田径运动成绩分值表统一记分,测量工具为钢尺和秒表;将学生成绩达标和技术评定成绩相加,求平均值为该生田径成绩。田径运动成绩的测量统一时间和地点进行。

田径运动技术学习与身体素质高度相关,在研究中须控制,以学生2012、2013年湖北省体育高考体育成绩作为身体素质分,统计时作协变量引入相关和方差分析,排除其影响。对其他无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授课老师为研究者本人,始终怀有尊重事实、严谨、中立的科学研究态度,使用相同教学态度和语言激励,除学习方法不同,其它教学内容、时数、教学进度、场地与器材、考试内容、评分规则、考试时间与场地完全一致。

1.4 体育专业田径课实施合作学习要素设置

合作学习引入体育专业田径课,需考虑田径课程特性及学生特点,在斯莱文合作学习三要素论和约翰逊兄弟五要素论基础上,进行要素设置,确保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田径课程特性是:综合性的室外实践课程,具有多方向互动、多形式交流特点,能提供学生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而田径技术稳定性、精确性要求高的特性,对学习者而言是一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需要努力才能完成;体育专业女生具有易于合作、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特点,男生具有思维活跃、乐于合作、竞争心理较强的特点,是小组建设和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因此体育专业田径课实施合作学习的要素,首先是目标设置并达标,以动作质量为核心,与田径技能学习的心理机制相扣,并根据小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其次引入竞争因素,田径项目具有竞争特性,美国社会学家合作学习倡导人格莱塞认为,在合作学习中适当加入竞争机制,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本研究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以小组成绩积分排序、课堂学习目标达标方式,创建良性竞争环境,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成绩和团队凝聚力的提升;成绩考核方面,使用提高分制,小组成绩为个人成绩的一部分;课堂学习目标达标体现个体问责,学生参与学习评价,鼓励小组自治;综上所述,设定田径合作学习的要素为“小组目标、面对面促进性互动、个体责任、小组技能和人际交往、小组自治、竞争”。

1.5 体育专业田径课进行合作学习实验流程

美国斯莱文“小组学习成绩分工法”流程为,4人一组,组员异质,教学程序先由老师授课,然后学生在他们各自的小组中进行学习,最后,所有成员就所学内容参加测试,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学生成绩以超过原来成绩的程度计分,称提高分制,组员分数相加为小组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组可以获得认可或其他奖励。

实验采用6人一组,包含身体素质高、中、低同学各2名。教学程序由老师集中授课,设小组课堂学习目标,学生小组学习,小组课堂达标并计入小组成绩,小组自评;每教学单元结束时就所学内容参加测试,各小组平均分排序并计分值为小组单项成绩;小组单项成绩、小组考勤和小组达标成绩累计为小组成绩;设进步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小组长等奖励小组贡献突出者。

1.6 观察法

观察法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那些因素促进合作学习,那些因素阻碍合作学习,可以改进的部分,学习者的特征、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本质、以及发展的局限等。与实验结果一起进行分析,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专业田径课实施合作学习的多元协方差分析

体育教学是综合性活动课程,对体育学习质量的评价应采用多变量分析,即学习效率与成绩、社会关系、个体心理等指标综合评定。经偏相关分析,男女生各变量有不同程度的正负相关,学习效率与凝聚力、学习态度、情感体验、合作学习行为、学生评教、田径成绩的相关系数 r为 0.288、0.463、0.470、0.312、0.287;团队凝聚力与合作学习行为、学生评教的r为0.317、0.220、-0.224;学习态度与情感体验、合作学习行为、学生评教、田径成绩的 r为 0.434、0.560、0.378、0.324;情感体验与合作学习行为、学生评教、田径成绩的r为0.56、0.378、0.324;合作学习行为与学生评教的r为0.514,身体素质与田径成绩的r为0.438.以上所列均达显著性水平,因此,调用多元协方差分析。

表4中,实验自变量——学习方法对田径学习质量的影响极显著,男女生性别差异极显著,教学方法与性别交互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协变量——身体素质对学生田径学习质量的影响显著,将其作为协变量是较好处理方式。

表4 多元协方差分析表

学习方法主效应下,学习效率、田径成绩、团队凝聚力、学习态度、学生评教均有极显著差异,情感体验有显著差异,所有变量点估计均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性别主效应下,男生田径成绩、学习效率优于女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教学方法与性别交互对学习效率影响显著,见表5。所有变量点估计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学习效率 3.909±0.107>3.694±0.132、田径成绩 78.24±0.879>73.58±1.091、 团 队 凝 聚 力 7.099±1.485>-0.128±1.84、 学习态度 3.851±0.082>3.432±0.102、 学生评教4.333±0.080>3.969±0.099、 情 感 体 验 4.289±0.085>3.991±0.105)。

表5 主效应分析

将优先权在前的因变量学习效率、田径成绩、学习态度、凝聚力,分别与身体素质一起作为协变量带入方差,结果显示,学习效率和身体素质作为协变量时,共有3个因变量差异显著,而其他三项作为协变量时,各主效应下分别有7、7、9个因变量差异显著,因此,学习效率是最体现自变量影响的因变量,而学习态度、凝聚力、田径成绩其次。

2.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通过课堂观察,田径课实施合作学习6要素“目标设置、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个体问责、人际交流和小组技能、小组自治、竞争”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实验各小组在目标导向下,身体素质好、中、弱学生相互合作、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练习质量和密度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对技能掌握产生良好影响;竞争机制下,采用小组成绩积分排序,学习目标达标、提高分制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成功机会均等,素质好学生努力发挥潜能,尽力帮助他人,素质弱学生态度变积极,自信心得以提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方式淡化个体能力差异,学生安全感得到提升,具有强烈集体归属感和力量感,凝聚力得以增强;学会倾听、赞美、表达意见、采用语言、肢体语言等交流方式加强学习中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当个人或小组取得成功时,鼓掌喝彩、握手、拍肩、情不自禁的拥抱等,充分发挥情感引导作用,促进学习发生;对小组成员不足之处、成员贡献、进步表现等进行自评,由组员轮流代表小组发言,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强化素质弱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有益合作学习有序进行。

对照组身体素质好学生参与练习次数较多,素质中等学生表现不突出,易被老师忽略,素质弱学生和学习态度不端学生采取观望、应付态度,练习次数与质量无保障,对技能掌握产生不良影响;在老师的督促与激励下基本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但老师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且师生间沟通不及同学间顺畅,缺乏技能学习的及时反馈。课堂充斥着个人竞争,素质好同学完成动作信心十足,素质差同学不愿展示动作,差异明显,导致习得无助感增加,不利自信心的建立;课堂缺少目标设置,学生各自为政,只对本人成绩负责,无法聚成团队凝聚力;课堂中的互动,只是临时性的交流,效果得不到及时验证。传统学习方式对那些学习动机、责任心、毅力、学习态度、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利,对照组各项指标低于实验组。

3 讨论

依据田径项目特性和学生心理特点,设置田径合作学习6要素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学习效率、学习态度、田径成绩、团队凝聚力、学生评教均有极显著差异,情感体验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所有指标点估计值优于对照组,男生田径成绩、学习效率优于女生,差异显著,学习方法与性别交互对学习效率影响显著。与Eva Kyndta(2012)研究结果相同,体育专业田径课实施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田径技能、认知、非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品质发展。与国外合作学习研究结论不同,其对学生自尊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还需深入分析;本实验各变量间如何影响尚不明确,需要建立模型探讨。

4 结语

1)合作学习运用于体育专业田径课,对田径学习质量影响极显著;学习方法主效应下,对学习效率、团队凝聚力、田径成绩、学习态度影响极显著,情感体验影响显著;男生田径成绩、学习效率优于女生,差异显著;学习方法与性别交互作用对学习效率影响显著。学习效率是最能体现自变量影响的因变量,其次为学习态度、凝聚力、田径成绩。2)体育专业田径课实施合作学习之“小组学习成绩分工法”,依据田径课程特性和学生特点,设置6条合作学习要素,可有效实施合作学习。3)体育专业学生应掌握合作学习方法和流程,发展教学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1]Eva Kyndta、Elisabeth Raes.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aceto-face cooperative learning.Do recent studies falsify or verify earlier findings[J].Education Research Review.2013(6).

[2]Johnson,D.W. & Johnson,R.T..A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uccess story: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9(3).

[3]马 兰,盛群力.多彩合作课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Carron.A.V.Group Cohesion and Individual Adherence to Physical Activity.[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8(10).

[5]查尔斯·M·赖格卢斯.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6]褚占才.合作学习在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7]申向军.高校体育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

[8]李 丹.合作学习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9]王淑英.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凝聚力学习态度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42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18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学术论坛(2018年6期)2018-03-25 02:21:02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大学(2016年4期)2016-04-09 06:39:12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