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存军,黄泽江
基于学科性质和需求的我国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蔡存军,黄泽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休闲已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各种休闲健身、体育项目服务产业和场馆快速发展,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日趋增长势头[1]。社会体育专业是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自1994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天津体育学院举办社会体育专业,到目前为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举办高校近240所(根据《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统计所得),规模空前。但自社会体育专业创办以来,如何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更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专门体育人才,一直困绕着举办单位,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科性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尚未形成清晰明了的认识、就业困难、社会认同低等诸多现实问题严重障碍着专业的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亚里士多德曾将知识分为三种:理论的、应用的和艺术的(也译为技艺的或技术的)[2]。学科的概念有两种内涵:1)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2)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体系[3]。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体育永恒的价值所在。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发展[4]。体育作为以运动为载体的学科,运动项目本身就成为其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体育教育以体为本,体育学科内的任何专业,欲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形成有个性的人才门类,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必须突出体育运动特色,围绕增强体质的中心展开,否则,在与其他专业的比较中,肯定不占上风,甚至是没有生存空间的[5]。离开运动项目本身这个载体和平台谈体育学科就缺少基石。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确定体育学科的性质应该是一种实践理性与技艺理性的复合物;从体育服务的角度出发,对运动规律的研究和技能的培养则更加成为其主题。基于此,体育学科的焦点应集中于技艺性知识的培养与发展,亚氏分类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教授与接受均应建立在技艺性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社会形态都有不同形式的社会体育存在,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参与人员结构的多层次性、表现为参与人员构成的复杂性、参与动机的多样性、参与活动的自觉自愿性等。劳动形态的变化使人们的体育观念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社会体育呈现出广泛性、休闲性、时尚性、健身性、多样性等方面的特点。体育不再是简单的健身符号,而是向健身、娱乐、休闲等多元文化消费转变,在参与群体上从简单的单位、家庭向社会、家庭的多元活动群体转变,在活动空间上呈现明显从居住地向专业活动场所转变,在活动时间上从传统的业余时间向预设时间、假日转化;在参与形式上从少数人被动参与向全社会自觉主动方面转化;在项目选择上呈现从传统跑步、太极等向新、奇、自然性强的项目转变,健身与旅游融合在一起。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立也于社会体育的特点,把社会体育呈现的广阔而全面的社会视角融入人才培养中去。
社会体育专业以社会体育开展载体,以服务与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化的能力。发挥市场在资源生成中的导向作用,有必要对社会体育市场的经营者、管理者进行调查,分析社会体育从业人员能力结构。抽样调查对象为成都市健身俱乐部15家(青羊、武侯、锦江、成华、高新各4家),省市机关工会15个,街道办20个,社区物业中心15个,龙泉驿区工业园有关企业工会等从事部门体育经营与管理者共计167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统计得出社会体育从业人员能力由运动参与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服务能力、公关能力4大部分构成。
运动参与能力是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的基础。体育行业有句行话:打体育,意即具有从事体育项目的技能素养,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技能指导型体育人才[6],掌握参与多种体育活动的能力并且在某项运动突出。一些部门希望通过从业人员的体育技能展示,带动行业成员的参与激情,传授体育技能、方法。在实践中表出良好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组织策划能力主要包括协调各部门之间活动安排,协调活动开展期间各要素动态变化,执行主办方管理者要求,活动项目按部就班,应急事件要及时果断。服务能力主要包括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适用不同群体的沟通能力、设施使用与维护能力,开展适应群体特色需要的体育活动创新能力等,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本部门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公关能力主要包括应具备激励员工积极性、协调各类公众关系、收集信息、特定公关计划与方案、组织实施各类公关活动及大型专题活动,进行有效传播沟通能力。集中体现在文案撰写、礼仪沟通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
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性,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各要素之间独立而交叉。运动参与指导能力是职业发展的基石、组织策划能力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服务能力决定职业发展的高度、公关能力决定职业提升的广度。4种能力合力形成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体系,培养道德素养过硬,体育专项技能强、学科理论厚实的新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3.1 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
通过中国教育在线查询2012、2013年部分高校的招生简章,部分高校官网公布的专业介绍(其中包含11所体育专业院校,5所举办211学校以及4个社会体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举办学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根据不同的组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大众健身指导与服务、项目设计与开发、组织与推广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北京体育大学等;2)健身指导、咨询、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如天津体育学院等;3)经营管理,如江西财经大学等;4)社区体育管理、健身指导,如宁波大学等;5)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咨询指导、运动训练、教学科研,如东北大学;6)指定具体专项技能人才培养,如中国地质大学(户外)、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高尔夫)等;
大多数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经营管理型、技能指导管理型等专业人才,从开设课程看,更趋向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多半是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经过操作层面的“摸爬滚打”以后才提升到管理层面的。另在专业下细化方向是体育专业的典型操作,如川师大分经营管理、户外、运动舞蹈等几个方向。方向过多是不利于专业核心目标的形成的,无所不包会导致专业“空心化”现象[7]。其次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的导向,很多学校将人才定位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政府工作人员上,但从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网上很难找到社会体育体育指导员岗位,培养目标与需求错位。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职业特性看,先前定位在公益型的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其显性的市场和隐性的市场都不大[8]。
3.2 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依据
探求课程的最大社会价值,取得课程设置的最佳社会效果是课程设置体系为构建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代化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9]。课程设置、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四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成了一个双向制约的动态开放系统。社会体育脱胎于体育教育,自我特色还在发展、凝炼之中,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大部分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增删而得来的,实际上是变相的体育教育专业[10],学生知识结构很难章显出差异性。“杂烩式”课程组合,面面具到。核心课程、主干课程、实践课程三者缺乏权威论证,大家一起做拼盘,个别地方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可以看作山寨版的体育教育。一些学校基于运营成本,培养过程中以管理、经营等类课程填充学生的毕业学分要求,忽视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培养,特别是实践环节的精细化设计与管理更无从谈起。
3.3 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及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从设计初衷来看,实习点应在健身俱乐部、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体育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基于学校资源的外展能力,学校建设固定的、多样化的实践基地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缺少规范的内容,在实践过程的监控上几乎无章可循、在实践成绩的量化缺少标准,在目的性上缺少能力结构的针对性。
3.4 专职岗位的稀少,就业压力大
根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公布2004-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见表1),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最好是2006年A-,其他年份大都停留B、C之间,30%学生无法就业,并且10年亦无大的变化与改观,各学校真实情况也许远比这个境遇槽糕。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最难就业专业排名中,社会体育排列第4。在32个省市自治区公布的就业困难专业有5个地区包括该专业。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很多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招聘,职位以体育类专业发布招聘信息,近5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不到30%。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情况不景气,社会认可低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满情绪。
表1 2004-2011年社会体育就业状况
4.1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优化培养方案
立足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形成与之匹配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知识的开放性、实用性。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学生就业平台以运动技术为载体,向广大市民群体提供运动技能的指导与咨询、休闲体育服务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因此,设置社会体育课程可以在这几个方面构成课程模块:通识类课程(计算机、思政类,专业外语)、文化交流类课程(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个人文书和传播类应用文等五种认知类文体)。社会体育学生的文化功底差,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体育项目技能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四类课程之间的比例结构可根据学校的资源结构、招生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多数院校技能类占总学时比例在35%-45%之间。关于技能类课程很多学校采取多点开花的模式,针对学生的就业需求,这是值得商榷的。
4.2 以职业岗位需求的契合程度优化课程设置
社会需求是专业发展的基石,从行业需求特征看,学生的经营管理知识在初次就业时基本是无用的。在课程设计上要体现人才知识技能结构,把握运动时尚节拍,体育舞蹈、户外、旅游探险是当前具有群体效应的项目。要突出对健身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和指导能力的培训,帮助学生掌握专项运动项目技能,并生成技能传播的社会化技巧,让受训者产生崇敬心理而诱发参与激情,这也是职业性的重要体现。在课程特色凝练上要体现地方性,选择学校地域环境内的单位或部门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普遍行为。依托地域自然环境打造体育产业成为时尚,如四川的户外旅游、东北的冰雪世界、西北的草原文化。在遵循教育不相关红线课程的基础上,打造地方、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如中国地质大学的户外课程体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高尔夫课程。
4.3 以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实践课程路径
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认知、岗位实践、实战性实践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从学生进校开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四年不间断实践体系,在地域上以学校为中心向周边社区辐射,形成学区社会体育实践教学平台,以阳光体育活动平台打造校内实训基地、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补充,建立能满足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设施。通过入学专业讲解、专业座谈等,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与感受本专业的职业特点,树立岗位职责意识。强化职业适应能力培养,通过参与学校、社区各位体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适应能力,零距离接近社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
[1]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2007.
[2]策勒尔.策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鲁长芬.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7(6).
[4]杨文轩,陈 琦.体育原理[M].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田雨普.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J].体育与科学,2009 (6).
[6]马维平,许晓音.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J].体育学刊,2005(4).
[7]夏贵霞,舒宗礼,夏 志.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
[8]梁旭鹏.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9]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4).
[10]陈永军.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Chinese Social Sports Talents Based on the Disciplinary Nature and Demand
CAICunjun,HUANG Zejiang
从学科性质和社会体育人员能力结构的视角,采用资料分析和市场调研的方法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应立足市场需求、把握学科特点,培养以技能为主导型的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从人才规格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构成方面提出我国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路径。
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路径;需求
Based on the aspect of the subject nature and the ability structure of social sports personnel,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China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through the data analysis,and themarket research,which claims that the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should be based on market demand,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and cultivate App lied Social Sports Talents.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our country's sports tal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dom inant curriculum setting,the talent standard positioning,practical teaching form.
social sports;talent cultivation;path;demand
G77
A
1003-983X(2015)02-0174-03
2014-01-10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4SB0027)
蔡存军(1978-),男,四川通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1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 du Sichuan,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