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语,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言语形式。很多时候话太长不方便说,太直接不好意思说,太敏感不好细说,这时候一句言简意赅的俗语往往能帮助我们把要说的话很好地表达出来。由于对中国风俗、传统、文化、习惯的不熟悉,这些大量使用与日常口语中的俗语却成了外国汉语学习者的拦路虎,绊脚石。这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起重视,要有意识的增加相关内容的讲解,达到提高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俗语;文化点;口语教学
笔者在引言中提到,中国人爱用,外国人怕用俗语,其实都因为在俗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风俗、传统等信息。只要对俗语中的这些信息进行适当的、生动的讲解,就能排除学习者地畏难心理,使他们在饶有兴致地学习俗语,提高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根据笔者的经验,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讲解,只要能举出学生国家文化中相同、相似或者相关甚至相反的例子,两下一比较,是最简单、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教师不仅要熟知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的国家、民族文化有所了解。
一、反映生产、生活经验的俗语
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被反映在俗语中,这样的俗语,往往又被赋予新的寓意。
如:
泰:水涨赶紧舀——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
汉:磨刀不误砍柴工;苍蝇不叮没缝的蛋;放长线,钓大鱼;打铁先要自身硬。
二、关于社会交际泰汉俗语在这方面的内容也不少
如:
泰:结交陌路人,如睡崖边枕——人心隔肚皮
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远亲不如近邻;
在这些有关社会交际的俗语中,泰汉俗语有一个较突出的共同点是在交友问题上非常矛盾,既强调朋友重要性,又担心交友不慎,遇人不淑,泰语中甚至有好朋友烧自己房子;巨象毒蛇,老仆爱妻------最信任的人往往最危险,这样的极端的例子,此外,中国俗语中较多提到一个“礼”字:礼多人不怪;衙门八字开,无礼莫进来等等,泰语俗语中则没有。
三、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从下面一些泰国俗语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领略一下异域风情,“去不告辞来时又不打招呼”——这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且泰国人通常在相遇或离开时双掌合十拜一下的。
而我国的“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等”俗语也反映了汉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
至于宗教信仰,泰国是传统的佛教国家,90%以上泰国人信仰佛教,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在群众中处于极崇高的地位,因此,虽然佛教对泰国文化的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大量地反映在俗语中,即使有,其语气也是比较严肃正经的。而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不仅信佛,还有土生土长的道教,中国老百姓对宗教的态度就没有那么严肃。另外,中国人泰国人都喜欢在俗语中提到鬼,常与人相对,通常人是好的,鬼是坏的。如:
泰:鬼进鬼出;好人连鬼都保护他;家鬼不好野鬼入
汉: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四、自然与环境自然与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成的客观因素,泰汉俗语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多
(一)关于动物泰汉俗语中都提到许多动物,飞禽走兽游鱼应有尽有,家养的有猪、牛、马、狗、羊、鸡、鸭、兔等等,这里要指出的是泰国俗语中的牛还常分水牛和黄牛,如而汉语俗语则较笼统地用“牛”,野生动物更多,虎、豹、猴、蛇、鳄鱼、乌鸦、乌龟、蛤蟆、大象、螃蟹、狼等等,所不同的是泰语中有很多关于鳄鱼和大象的俗语,汉语俗语很少提到;相应的泰语俗语没有狼,汉语俗语中却有“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说法。相同的是泰汉俗语中提到蛇时候一般都是指毒蛇,带贬意。
(二)关于植物汉语俗语有白菜、萝卜和姜,泰语俗语中有一部分植物汉语中没有,因为在汉语先民居住的黄河、长江流域可能很少见。如空心菜、木棉、芒果、椰子、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三)关于自然现象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泰语俗语中几乎没有关于“雪”的俗语,而汉语中有很多,如:雪里埋不住死人;各人自扫门前雪等等。另外从其他一些看似相同的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国先民居住环境的不同,如:
①泰:背田离住所
汉:背井离乡
②泰:水落树桩出
汉:水落石出
①组俗语反映汉族先民聚居的地方一般都有水井,水井就是汉族人对家乡的代名词;相对的泰族人生活在降水充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田,住茅草屋。
②组:汉语水位降低了河床上的石头会露出来;同样的意思泰语里露出来的是林子里的树桩子。这也反映了泰汉人居住环境的不同。
五、结语
俗语不像很多成语意思深奥难懂、用法不尽相同,它往往就是一句话,说出来就也可以表达千言万语。它在口语中广泛使用,代代相传;它是广大人民的经验总结,智慧结晶。所以,要学地道的汉语,就要学好俗语;要教好俗语,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善于对比。
参考文献:
[1]魏爽.汉语俗语修辞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2]王帅.汉语俗语中映现的中国传统言语观研究[D].辽宁大学,2011.
[3]王江英.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的俗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4]蒋静.汉语俗语的概念整合现象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03:83-89.
作者简介:黄平,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