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红
【摘 要】 中学美术多线教学模式是指针对中学生已有的美术知识水平、经验与技能、需要与动机和心理发展等各种因素,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多渠道的美术学习资源获得渠道,将所有的教学任务分解并贯穿于整个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在学生的参与和感悟下,激发学习兴趣,融合中学生已有美术知识、技能,提升中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学习、多渠道学习的能力,使中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得到良性发展,让他们的美术学习产生最大限度的累积效应,进而拓展中学生的美术知识维度,提升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趣,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翻转课堂;多线教学;中学美术;模式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更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维,他们接受知识传播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宽。因此,如何正确的帮助中学生认知世界,认识自已并提高美术综合学习能力,就成为当前我们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实中,中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其心理发展阶段是相对应的,任何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能在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美术学习中表现出各种新的特征,需要我们根据具体实际加以引导。
探究我们当前的中学美术教材,不难发现,其中许多的教学内容仍然存在美术专业性和技能性要求过强、难度偏高、分类较细,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学生的自身水平和生活实际,使中学美术变成了单一的以技术训练为主体的单线教学模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中学生的审美需求与现代社会个体素养提升的需要。因此,如何把学生已有的各种知识、技能整合起来,翻转中学美术课堂,构建更为开放的多线教学模式就成为我们噬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学美术多线教学模式是指针对中学生已有的美术学科知识水平、经验与技能、需要与动机和心理发展等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贯穿于美术综合活动课程中,在学生参与和感悟下,融合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经验等,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良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广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趣,促进中学美术课堂的高效、有序发展。
一、探寻构建美术多线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我国唐朝大画家张璪认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宋代文学大家苏轼也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明古人就已经发现美术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它是立体的,多线型知识的外露。每个人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时候,不能被动地、单线的接受,而需要多渠道、多角度的学习并揉进自身的感悟与理解。作为现代学校教育课程之一的美术课程,我们明白,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脱离了学生自身的教育,是无本之木,美术的教育功能体现的就是通过多方面贯穿、综合、融合感悟的成果。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是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作为美术教育中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更需要多方面知识、经验、技能贯穿融合其中,才能拓展学生的能力,实现审美教育功能的提升。基于这样的道理,常锐伦先生在《美术学科教育学》中阐述道:“美术学科欲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就应该突出本学科独具的教育功能和优势教育功能并能综合其他功能作为价值取向,构建体现以人全面发展为本的美术学科教育目标。”
上个世纪,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提出了以“自我实现”为根本宗旨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倡导“有意义的经验学习”、“自发学习”和“自由学习”。他这样描述:“……能灵活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在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有有关经验时,融会贯穿某种灵活处理问题方式的人;能在种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人……”所以从现代的教育理论中我们也得知:只有多线型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的中学美术教学需要。同时,美术学科知识的发展也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尽管后来采取了分学科的单线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学科的分化未必意味学科的隔离与封闭,美术学科知识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是持续的交往,这意味着不同学科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多线型的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美术学科知识间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一种发展需求。
当然,就社会学现实角度而言,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只有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当学生的发展缺少与当代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不满、冷淡,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失败。多线教学模式能鼓励中学生在自身能力水平与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贯穿融合,以拓展中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新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审美能力,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二、构建翻转美术课堂多线教学模式的原则
在我们中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在知识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中学生已有的水平,还要启发中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与学习任务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或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外在的助力,一一解决。所以在翻转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时,我们教师除了要创设有利于启发中学生知识联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还要为中学生建设新的知识获得渠道构建平台。因此,在构建翻转美术课堂多线教学模式中,我们需要遵循这些原则。
1.多元整合原则是基础
虽然《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教材分为四大领域,但美术学科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单一发展的,还会融合其它门类的知识,呈现多元性特征。因此在美术多线教学模式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能只看到一个领域对学生的影响,而是应把美术知识放大到更大的文化范围中去。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创设有趣的、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理解美术知识,贯通美术知识,融合美术知识,在美术学习中拓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2.贯通融合原则是方向
中学的美术学习活动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有计划的调查、讨论、制作、总结汇报等一系列的具体活动以及情感体验、价值判断等等。因此,在我们的学习活动中需要体现贯通融合的原则,从多个层面、多个切口、多种方式上,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与激励机制,让他们能找准方向,抓住本质。
3.拓展创新原则是需要
多线型美术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美术课程中的以掌握单纯的美术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活动。它富有创造性的将美术拓展创新教学作为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其综合性较强,有别于一般的传统学科知识、技能、情感体系教学,而是以实践为载体,着眼于学生的立体学习,终身发展,构建以掌握美术综合技能和综合知识、形成高尚情操为教学目标的美术多线教学,对实现学生真正理解美术文化,运用美术知识,发展实践能力,提升审美情感都有很大的现实作用。
三、实现翻转美术课堂多线教学模式的方法
现代美术观念和方法日趋丰富多样,美术种类、技能继续分化细致,而美术各门类之间同时又日趋综合化、融合化。如:传统的绘画偏重于写实技法技能、内容片面单一。而绘画的种类又分为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等等,各类的绘画教学内容专业性都非常强,各自有各自的不同工具、材料、技能和方法。采用多线教学模式,则克服了过去教师会什么,就教学生学什么局限,鼓励学生向课堂外学习,利用网络或专家视频资源包,从中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多种途径学习美术。现行的《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综合·探索、设计·应用四大领域。当然,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美术新课程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多线型美术教学模式,融合学生新旧知识,拓展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宽度、深度和密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求知探索的精神,并使这种兴趣与精神转化为持久的情感与学习态度。针对各学习领域,我们可以采用这些方法。
1.从生活入手,让造型·表现教学变得更写实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也就是所谓的绘画学习,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不过,如果还停留在以往的照着图片画或静物写生,也许在小学生中还比较受欢迎,但对于中学生,他们则更喜欢不一样的课堂,最好能获得更多的体验。基于这样的实际,笔者也认为,我们可以探究多种方法,从生活入手进行教学。如在学习《情感的记录》一课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互相介绍各自收集的昆虫或图片,观察昆虫的特征。接着欣赏科幻电影中一些虫的形象,启发他们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并进行方法与技能示范与指导,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料想象,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拓展联想,并创造出全新的昆虫平面或立体造型。当他们看到自己创造出的新的昆虫形象时,高兴劲儿难以言表,欢呼雀跃。这样,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他们体验了美术的独特魅力,提升了审美情趣,发展创造、表现能力。
2.从长处入手,让工艺·设计教学变得更轻松
针对中学生的情况,结合设计教学的特点,从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出发,可以将中学生比较擅长的造型·表现技能融合到工艺·设计教学中,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欲。如学习《布艺设计》,可以先让学生去家纺市场调研,通过摄影或绘画将一些有特点的布艺拍摄、描绘下来;然后再上网查阅,了解它们的美术特性、制作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卡纸剪出一个个或圆或方的图形,制作自己喜欢的布艺作品;完成作品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欣赏、评价,还可以让他们发布到学校网络或其他网站或微信圈、QQ群中交流。这样,既把中学生一直掌握的绘画技能运用到了新的工艺学习中,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更可以解放教师。
3.从已知入手,让欣赏·评述教学变得更感性
中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一个情意活动与实践活动相伴而生的特殊认识过程,这对学习起催化、启动和调节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京剧脸谱》时,笔者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不同变化的脸并说说这些脸的与众不同之处,运用已掌握的美术知识观察总结各种脸谱的纹样特点,如夸张、变形、对称等;再结合学生已有的人像写生技能,示范曹操、张飞脸谱,引导学生先画脸形后定五官并拓展新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也当一回化妆师的愿望。通过练习,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画脸谱纹样的认识和理解,还巩固了学生已有的人物脸部绘画技法,掌握了脸谱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多渠道认知,整合了旧技能、新手绘及脸谱创作表现方法,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更从美术视角充分感受了京剧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迷人的艺术魅力。
4.从活动入手,让综合·探索教学变得更知性
随着课程研究的深入,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已成为美术教育的实质和价值追求,而技能与技巧则是实现这一价值的一种手段。让中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积极创造、实现新的价值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所以,在去年教学《端午节》一课时,由于授课时间正好临近端午节,因此笔者特意打听,端午节时南通市区都有那些相关活动,最后从濠河风景区管委会知晓,他们将举办全市赛龙舟活动,因我校确巧在濠河边上,就着现成的条件,笔者特意将美术课调到活动开始的时间点,早早的布置好了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观摩南通端午赛龙舟活动,最后,学生很知性的认识了端午的来历、端午的风俗及其中所蕴涵的美术元素,多线型的教学模式,让他们收获了许多课堂上靠图片欣赏与说教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翻转中学美术课堂的多线教学模式体现的并不是美术学习中美术教师与中学生1—1的关系,而是学生在除了美术教师之外1—2或1—3……的多边学习关系,这里后一位数字包括同学、家长、民间艺人、专家或其他学科教师等多种人群及社会、自然等多个渠道。其着眼于在中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让他们的需要与动机在各种平台的连接与沟通中进行不断整合与创新,形成综合学习能力。它不仅要让每一位中学生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更是为了让不同艺术潜质的学生有机会得到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常锐伦著.《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66页
[2]王爱春著.《美术教学操作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P:136页
[3]钟启泉,黄志成主编.《美国教学论流派》.陕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P:251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