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若干策略

2015-07-17 16:51王兴林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锻炼习惯初中体育培养

王兴林

摘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锻炼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41-01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高度重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对体育态度、情感与体育习惯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印象只是跑、跳,对体育学习没有一个正确而科学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生态度、习惯的培养相结合,同时要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与锻炼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参与动机、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如跑步中的速度和耐力素质是最基本的,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初中生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益处。但是一提起跑步,尤其是长跑,学生们叫苦连天,经常是找各种理由来逃避体育课。经过调查我发现学生普遍对足球感兴趣,因此我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踊跃地参与到了比赛项目中来,这样使学生的速度和耐力素质在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二、发挥体育教师的榜样与导向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在体育教学中一个动作反复强调多次所取得的效果可能远远比不上教师的亲身示范,对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不热爱体育活动,上课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平时也不注重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那么如何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呢?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必须做好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首先,要热爱体育事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体育,热爱教育工作,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一起展开自主学习,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训练。其次,要具有扎实的体育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体育教师要具有扎实而宽广的体育知识,要熟悉与了解各种体育项目,能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这样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才能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来吸引学生、带动学生。再次,要有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要积极锻炼身体,积极参与晨练等,不论严寒酷暑都要坚持。这样教师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耳闻目睹,从而加强养成教育。

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为什么要做和怎样做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在完成紧张学习后的休息中,他们大都希望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他们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调节身心,获得精神享受。他们在参与体育中获得的这种情感体验,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和发展。

四、发挥教师激励性评价的推动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的努力。”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继续锻炼的强烈意识, 形成长久稳定的学习动力,长期坚持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是否达标为体育评价的唯一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与全方面,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敢于挑战、勇攀高峰,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推动作用,以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与动力参与到今后的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养成习惯。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当学生灰心时,要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推动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体育教师创新运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正确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体育相关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广大学生能长久的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凤敏.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J].学周刊·C 2012(10)

[2] 魏 克.试论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J]中小学教育2014(04)

[2] 胡铭星.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J].青年与社会2012(02)endprint

猜你喜欢
锻炼习惯初中体育培养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影响初中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