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初中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的研究

2016-02-02 23:56姚君李彩兴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初中生影响因素班主任

姚君 李彩兴

【摘 要】 体育习惯是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体育锻炼对参与的个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锻炼能够给个体的这些效益并不是凭空产生或通过一、二次的活动可以获得的,它需要个体的亲自参与并加以坚持。因此体育锻炼只有成为习惯才能对人们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习惯的养成是从“他律”到“自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锻炼习惯,“以静代动”现象普遍,在家长、班主任、学生、体育老师相互埋怨声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体育锻炼习惯是终生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民族素质的保证。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让学生道出自己心声,是不想锻炼还是没有时间锻炼,为初中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减少外界干扰提供理论依据;学习习惯难培养难道锻炼习惯就好培养吗?大家要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初中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和重要性。为此,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初中)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力图发现问题,寻找缘由,探索出初中生养成生育锻炼习惯的规律、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初中生;家长;班主任; 锻炼习惯;影响因素; 提高认识; 排除干扰

1.研究目的

体育锻炼习惯不是凭空产生或通过一、二次活动可以获得,他需要个体主动参与并加以坚持。学生只有养成长期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保证在学校锻炼的同时,离开学校时也能将这种习惯维持下去。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对我校学生“对症下药”,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初中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减少外界干扰提供理论依据;逐步培养我校学生在校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消除父母、班主任、自身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把体育锻炼作为磨练自己毅力和克服“懒”的一个平台;学生不能片面寻找原因和借口,学校、家长、班主任是变化的条件,自身才是变化的根本;充分利用体育中考50分作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平台;督促学生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在校内80%以上的学生,在老师监督下能积极主动的坚持体育锻炼;让越来越多学生离开学校时(周末和两个长假期)坚持体育锻炼。只有参与了,才能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不能把体育爱好放在口头上,要有毅力和实际行动才行,让孩子在参与中逐渐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毅力和精神。让每个学生享受一个快乐、和谐、美好的初中。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年初三毕业生和自己所带班级在教学中的行为表现为研究对象。

2.1文献资料法: 利用报刊杂志(剪贴,摘抄);学术报告(记录);网络科研(搜索,下载)等查阅相关资料,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问卷调查法:从九年级16个班随机抽出8个班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总人数368人;其中男196人 、女:172人;发放问卷368份,当场回收有效问卷368份,获得学生反馈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2.3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教学经验的反思、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现状

(1)尽管体育中考2015年为50分,但大多数同学还是无所谓,老师盯着就练,顾不上盯就坐着休息,大多数同学把体育课当“自由活动课”,只要有练习任务,男生装病请假、女生就是“特殊情况”不能运动。部分同学性格孤僻、不喜欢交流和运动、不合群、整天愁眉苦脸、上课有情绪、跑操没精神、做操不用力、课外锻炼不主动、在家懒的使不动……。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长期观察发现:大多“肥胖者”均不喜欢运动,好吃懒动,以静代动。怕苦怕累,缺乏恒心和毅力,对老师的建议置之不理,甚至抵触。出现了“学的不锻炼、常锻炼的不学、既学又锻炼的少之又少、不学不锻炼的在逐渐增多”的怪现象。

(2)2013年初三考生460人,体育中考免试的有86人。2014年我校体育中考成绩全市倒数第一,2015学校期中测试:初三男365人, 引体向上141人是0分。初一男生398人,引体向上161人0分,初二男生417人,166人0分。所带的初三6个班,没有一个家长和我主动沟通孩子目前体育锻炼状况,也没有学生主动和我商讨选项;今年5月份举行的球类比赛,每天人凑不齐,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个别队员不是班主任不让来,就是家长不让参加。

3.2 缘由分析

调查问卷是每位同学从自己真实的感受出发,从自身锻炼角度能真正反映家长、班主任、和自己的真实的观念和行为,为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从我校调查问卷的数理统计可以看出:(1) 60.3%的父母,61.8%班主任认为学习可代表孩子的一切;(2) 72.3%的父母,79.4%的班主任,认为有没有体育爱好不重要,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3) 65.2%的父母,76.1%的班主任,认为坚持锻炼费时费力,影响学习成绩和名次;(4)有将近50%的学生怕苦、怕累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5)只有21.4%的学生认为父母抽时间常陪他一起参加体育运动;(6)35.6%的学生在小学就不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了……

从调查问卷的数理统计、比较分析中看出:绝大多数班主任、家长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对学生锻炼理念进行长期腐蚀,对学生的锻炼行为进行干涉和限制,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能高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班主任、家长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观念和行为,是学生能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

3.2.1我校绝大多数学生是酒钢子弟,家庭条件优越,独生子女,娇宠、懒惰、个性强、个人主义相对浓厚、逆反心理等造成对养成锻炼习惯的难度加大。父母期望值较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绝大部分班主任和家长把体育锻炼看作是玩,上网玩游戏也是玩它是体育锻炼吗?玩和体育锻炼是一回事吗?当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学习尽力了,厌学或不学时,性格内向,懒得不动,没有体育爱好,家长会怎么想?这时候再培养体育爱好容易吗?班主任为了班级考核、不让体育积极分子参加学校代表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家长和班主任的支持是很难做到的。

3.2.2 健康第一“在中考”、“升学率”、“等级考试”、“期中、期末考试、和班级考核”等形形色色的排名下,竟然是那么苍白无力。家长、班主任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孩子成长中,把体育锻炼的热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学生不是在家就是在学校,在家父母是责任人,在学校班主任是责任人,有些学生“挤点”时间参与锻炼活动,常被家长、班主任斥责为“贪玩”,“不好好学习”,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父母、班主任对孩子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

3.3.3学生主动参与率低,把体育爱好只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实际行动,“以静代动”成为普遍现象,在实际行动中,怕苦、怕累思想严重,缺乏毅力和坚持,片面寻找原因和借口,不从自身找问题,不自我反省。

3.3.4提高班主任、家长、自身对锻炼认识,统一思想,改变传统观念和行为,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校、家长、班主任、自身提高认识,排除外界干扰,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中考这个平台,家长、班主任、自身齐抓共促,关注学生的个性,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克服懒散,怕苦、怕累的思想,先强迫学生坚持练习,培养兴趣和爱好,这也是形成锻炼习惯的开始阶段,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慢慢的随着水平的提高,对这项运动改变了看法,喜欢这项运动,积极主动去参与这项运动。

(1)利用中考50分不影响文化课总分,学校把早操、课间操改为练习中考项目,在年级组、班主任、家长、体育教师齐抓共管下,说服家长给每个学生投资一个足球,加大了足球练习密度,也可把足球当篮球用练习体会带球跑。

(2)利用开家长会以体育中考为平台,通过体育测试,让家长、班主任、学校了解学生目前水平和态度。

(3)利用体育中考项目,成立特长兴趣小组。在班级采用“3+5”活动练习小组,“3”是体育必考项目:由体育教师统一组织练习。“5”是选考项目可以从中任选一项,成立5个兴趣小组,各组自选组长,由组长组织进行练习。

(4)学校用中考项目和标准统一组织体育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算在文化课总分里面,如不重视,影响班级、年级排名。

(5)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回家练习的任务,女生每天坚持做仰卧起坐,男生每天放学后在自家小区健身器上练习引体向上。

(6)利用体育教学,网络、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锻炼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在参与中获得快乐,使学生在不断提高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7)和好朋友一起运动,制定提高计划,观看体育赛事,利用视频模仿动作,相互监督;从小的目标开始;不要停止已经养成的习惯;一旦开始运动就奖励自己;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锻炼。

(8)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克服惰性,培养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品质。对那些怕吃苦、毅力较差的学生降低标准。如:长跑练习,跑不动的快走多走一圈,以治懒病。

(9)利用我校“嘉峪关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定时间、定人员、定场地,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10)为了体育中考不影响成绩,学校、体育教师教研制定计划,16个班统一带到操场,早操8个班练习足球绕杆练习,8个班练习长跑,由班主任负责监督,清点本班人数,体育老师组织,年级主任监督班主任,男生在田径场外圈跑三圈,女生跑田径场内圈,学生也相互监督是否跑完全程,长跑和足球绕杆一周以后交换。

(11)学校、家长、班主任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学校欢迎家长来观摩体育课,了解孩子的锻炼情况,眼见为实,以求家长支持,解决学生“以静代动”的问题。

(12)精心实施健身理念宣传、大课间活动、体育竞赛、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特长生招生、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六大工程”,改变学生锻炼现状,培养体育爱好,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4.结论与建议

4.1许多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都认为初中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最容易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况且初中也是身体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发育的敏感期,如果家长、班主任能再此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对今后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非常关键。只有提高大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享受运动的乐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充分利用体育中考50分作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平台,班主任、家长齐抓共促,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增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氛围,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的练习自己的弱项,发扬“拼”的精神。改变了我校2014年体育中考全市倒数第一的落后面貌。利用体育中考积极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在校内80%以上的学生,在老师监督下能积极主动的坚持体育锻炼,越来越多学生离开学校时(周末和两个长假期)坚持体育锻炼,只有参与了,才能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不能只把体育爱好放在口头上,要有毅力和实际行动。

4.2提高认识、排除干扰、培养兴趣和爱好,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奠定了理论基础。家长、班主任、体育教师、自身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上多探讨、多交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变错误观念和行为、用实际行动去解决“相互埋怨”、 “光说不练”、“以静代动”懒散行为和习惯。营造一个“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体育锻炼,人人有责” 学校体育文化范围,相互带动,相互鼓励,才能让体育锻炼的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4.3懒和运动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懒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腐化剂、绊脚石、障碍物。班主任、家长引导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用体育锻炼的良方“治懒”最有效,要想方设法鼓励孩子动起来。利用体育锻炼磨练毅力,意志是克服懒惰的一种力量。学校、家长、班主任是变化的条件,自身才是变化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杨文轩,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2)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七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全一册.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12-6.

(3) 刘永和.学思结合做教研[R].兰州交大东方中学:甘肃省教科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2015-3-21.

(4)焦瑶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R].兰州交大东方中学:甘肃省教科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2015-3-20.

(5)毛振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原理[R].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甘肃省教育厅—“国培计划(2012)”,2012-9-21.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号GS【2014】GHB1226)“影响初中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初中生影响因素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