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洁琼
【摘要】初中的语文课程是德育教育的核心载体,在对初中生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学,是教育的必要条件和責任,教师应该做到积极地、义不容辞地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出努力。在对初中语文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找准切入点,从而促进学生的自省和自悟的能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初中语文 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50-02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起步阶段,积极引导初中生,使其正确认识社会和世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严于律己、积极向善,是初中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的核心课程,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力军,但是在真正的语文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效果是十分微弱的。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应该是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同时加大教师的责任心,抓住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并且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本文根据多年来初中语文的德育教育的现状,对初中语文的德育教育思路进行梳理,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加深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且要积极作为、义不容辞
1.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其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启发和适当的人文文化的熏陶。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学习语文,就是足额西做人”。关于初中语文的教材,差不多每篇文章都有其内在的哲理,都在对学生明示或者暗示一些人生哲理。语文的新课标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之所以有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是由于语文的教学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德育教育脱离语文的载体,这样就很有可能论文空洞的说教,如果语文的教学脱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语文就很有可能成为机械而乏味的理论。所以,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责任向同学教授课本中主人公的做法对不对,合乎不合乎道德的规范;有责任在语文课堂中穿插一些德育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初中语文的目的是以文育人
相对于数学和英语等注重思维逻辑的学科来说,语文具备得天独厚的道德感染能力和熏陶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一篇经典的文章,会懂得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对文章形成比较深的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一些德育知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德育发展方向,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初中生,由于其正处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其对事物的鉴别能力和持久力都非常薄弱,很容易形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导,而语文老师无疑就是最佳人选。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抓住使命和契机,积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初中语文的德育教育应把道德常态化和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作为重点
1.应该促进基本道德的常态化
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并且坚持正确的是非观、人生的基本准则和公共道德,并且这也是语文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责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学习的文章来深入的挖掘其蕴含的道德知识,并且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拓展和引申,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蕴含的道理进行思考,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理解和掌握爱国主义、自强不息、舍己为人的高尚的品德。帮助学生塑造伟大的理想和明白矢志不渝的深厚内涵,养成终身奋斗意志品质。
2.促进传统美德的现代化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美德表现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初中语文的德育教育要积极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其内在的精神实质,而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德育教育不能仅仅是一个翻版,而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在新社会下,传承传统的中华美德,并且根据当今社会的形式,不断进行更新。
三、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做到自省自悟
1.吃透语文教材,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教师应该深入钻研语文教材,并且挖掘出其内在蕴藏的道理,对其切入点做到明确和准确,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道理,并且会受到激励而行动。
2.对学生循循善诱,促进其自醒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也是学习行为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心服口服,才能使得学生自觉行动。所以,在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应该避免一味的灌输和枯燥的说教,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并且进行相互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做到主动学习。
语文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的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教师只有成分利用课堂的教学平台,把德育教育深入融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爱华.浅议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现状.《考试周刊》.2013年27期
[2]刘爱平.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的途径.《民营科技》.201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