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2015-07-12 01:31李玉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中学生培养

李玉娟

摘 要 地图是地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和许多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因此摆在我们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读图能力。

关键词 培养 中学生 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06-02

地图是地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会读图就成为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目前很多学生读图能力较差,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对着图片茫然,不知道该怎么看。有些同学甚至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看不懂地图和不能在记忆中形成地图概念成为地理学习的最大的障碍,往往让很多的学生对地理敬而远之。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践中我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辅导,强化地图基本要素的讲解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没有地图就无法学好地理,地图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其次,还要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地图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地图知识作指导,通过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读图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要学会读图、用图,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还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所以只有讲清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才能使学生熟悉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分布概况、相互联系等。其中,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都是组成地图的要素。图例是地理事物的标记,让学生懂得地图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是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最终达到能够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这是读图的根本。在讲“地图”一节中,对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结合具体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让学生总结读图的基本要领;其次明确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读图。比如在学习某一地理区域的位置时,可分别引领学生按照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进行读图;再次要适当变换读图的角度。在学习“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时,引领学生分别找出赤道、回归线、南北极圈穿过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这样换角度看图,能进一步加深印象。最后读图时还要深刻理解图中的基本原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比如在学习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时,要让学生理解在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就能应对任何等高线地形图,告诉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二、教学中要采取措施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做到熟能生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黑板略图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一幅幅精美流畅的板图板画、一件件生动逼真的地理教具模型,也易产生欢愉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还可课下让学生做拼图游戏等,同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之后,为了让学生能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及形状,课后我布置学生制作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图的活动。经过制作行政区图,学生更加熟悉了其位置及轮廓。在过后做练习和考试中有关这方面的题基本上都能正确解决。

学习地理,地理教师更多地要去思考如何以生为本,展开师生双边活动。把讲新课、读地图、读课文、做练习融为一体,对于块状特征突出的政区图、湖泊图等我们可以裁剪地图,采取以技能带知识、以活动带技能的方法可以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换。例如,在中亚政区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对这五国位置比较生疏,于是用一张白纸套画一副亚洲政区空白图,海洋部分着蓝色。五国形状另外硬纸按照比例裁剪,课堂上让学生把五国拼贴到相应位置去。在教学“中国行政区划”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硬纸片裁剪制作特殊的省级行政单位,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加以识别。凡此种种,均已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对重点图型,进行点拨,让学生掌握读图技巧

在阅读各类地图时,离不开对地理事物的位置描述和说明。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展开,如通过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理范围以及各种相对位置的描述,使学生对地理事物的位置有清晰的印象。这一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会对地图上的直观印象进行各种位置的抽象概括,最终能够自己用简要的特征来描述具体的位置。如“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通过读图完成“活动”,大部分学生能真正掌握亚洲的基础知识、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等,并能运用地图描述其它大洲的地理位置。

可以通过多张地图的叠置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特别是在因果联系方面能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如七年级时,对“东非大裂谷”和“红海的形成示意”图叠加对应阅读,对“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叠加对应阅读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板块的运动及成因了。

如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两图时,我们要求通过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等分析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结合这个分析结果以及地图上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众多要素去理解分布规律的成因。这样的教学过程既使学生轻松理解了抽象的理论,也使他们在“世界的气候”一节中运用自己的分析能力去理解和掌握世界气候的分布及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林晓霞.活化造型艺术提高读图能力——初中地理教学引进艺术元素教学策略之一[J].新课程(上),2011,(06).

[2]吴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学周刊,2011,(14).

[3]刘玉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读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8.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中学生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读图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