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2015-07-12 01:46周长忠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现象飞机分子

周长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41-01

生活中的物理应用无处不在,它们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例如电、压强、物态变化、摩擦力、杠杆、机械、太阳能等。初中物理教学只有依托这些生活实际应用,才能把物理知识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学好物理、用好物理。

笔者就如何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利用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情境就是从生活现象入手,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及熟悉而不解的生活情境,引出学习的问题,使教学内容具体化,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学习《惯性》时,老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当汽车突然起动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后倾倒,而汽车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为什么呢?”

又如在学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老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如“用手拍桌子,手掌会感觉到很疼;用鸡蛋敲击灶台,蛋壳会被击碎;溜冰时,如果你向前推别人,你自己也会向后运动”等等,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这些例子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利用这样的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学生有强烈的真实感,但又说不清其中的物理道理,所以就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其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情境中的物理问题,合理引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物理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快乐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二、利用生活中的物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生活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平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走向社会。

如:在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时,可以创设:为什么炒菜时闻到香味较浓、菜凉了闻到的香味较淡,为什么冰糖放到热水里比放到冷水里溶得快等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明确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即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空隙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进一步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知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这些生活中的问题都是和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是学生很容易发现并提出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诱发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中获得学习上的独立和探究中的成就感,从而体会到物理知识广泛的应用价值,较好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三、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是一门生活科学。如何让物理学的正确理论有效地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是物理学教师义不容辞的、当仁不让的责任与使命。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有必要去思考一下学生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的资源、哪些活动情景可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体验等。

如: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生活中的飞机撞上迁徙候鸟,迫使飞机返航的事件来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按理说,体型小、重量轻的鸟类,与钢筋铁骨的飞机相撞应该是以卵击石的效果,为什么飞机怕撞上鸟儿,为什么能把飞机撞坏?引导学生明确:这是因为破坏主要来自飞行器的速度而非鸟类本身的质量。根据动量定理,当鸟儿与飞机相对而行时,由于飞机的速度很大,这样对于飞机来说,鸟儿的速度相对就很大。速度越大,撞击的力量就越大。比如一只0.45千克的鸟,要是撞在速度为每小时960千米的飞机上,就要产生21.6万牛顿的力。如果是一只1.8千克的鸟撞在速度为每小时700千米的飞机上,产生的冲击力比炮弹的冲击力还要大,所以浑身是肉的鸟儿也能变成击落飞机的“炮弹”。

为此,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桥梁,将“生活原型”与“物理模型”有机整合,才能让学生把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通过学科知识、思维、方法、态度和精神的培养,才能实现由传统物理应试教育教学向物理素质教育教学转型。

物理知识与生活完美结合,更能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增加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加深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爱科学的情感,生活的魅力、课堂的科学魅力就能无限绽放。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现象飞机分子
飞机失踪
分子的扩散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
臭氧分子如是说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