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导式教学法探索

2015-07-06 08:56周昌和
南北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

周昌和

【摘    要】新课改后,高中数学教学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适应新课改,达到新课改提出的目标要求,我们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学导式教学法便是其中的一种。本文试与大家探讨学导式教学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导式教学法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162

高中数学面临的最大的教学现状是什么?必然是新课改。新课改是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而今也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潮流。现如今,几乎人人都谈新课改,可以说,新课改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后,教学的目标要求、课程设置等等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如何理解和适应新课改?要把握其精髓和实质。新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强调参与,那么,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采用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则是必要的。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本文试与大家探讨学导式教学法。

什么是学导式教学法呢?简言之,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引入学导式教学法可行吗?答案是可行的。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它是适合学情的,是适应新课改的,所以,是有需要引入的。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下学导式教学法,它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为基础和前提,以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过程和途径,最终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的实践,达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的目的。可以说,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结合,它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与以往的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从以“教”为主的教育到以“学”为主的回归,这与新课改的实质和核心是不谋而合的。其二,从效果上来说,它是行之有效的。学导式教学法是近十余年国内兴起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法之一,经过实践检验,效果突出。学导式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法的一大改变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前苏联的一个教育家曾说过:“家长和教师通常都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所特有的規律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学导式教学法,把学生自学放到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地位上,教师简单提示,提出目的与任务,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课前预练,课上自学、自练,找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不仅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使得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针对性,从而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是不是每节课都要采用“学导式”教学法?答案是否定的,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需求,结合实际,科学施教。“学导式”教学法的适用范围还是比较广的。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应当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操作起来较初中阶段效果要好。那么,在引入“学导式”教学法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是“学导式” 教学法中的师生关系需要重新定位。可以说,要运用好学导式教学法,建立更积极的师生关系是前提和基础。积极的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最终要发挥出1+1>2的效果。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积极配合,进而教师积极性降低,形成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对于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旧观念,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师则要从台前转到幕后,从演员转行做导演,做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让学生做演员,做教学的实施者和整个活动的参与者,改变旧行动,“以退为进”。作为教师,我们要适当“放手放权”,把“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给学生更多探索、发现、研究、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展各自的智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教师只需要起到一个辅助、点拨、总结升华的作用。学生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把握机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放权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不能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反而要适应学生进步的要求,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不要认为更多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我们就可以袖手旁观,在解放手和嘴的同时,多动脑,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不变的书本变成变化着的学生,创造性地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技巧的同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了,课堂上的互动、提出的问题会更多,教师需要做的工作也就更多、更深入了,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要求自己做更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做更积极的学生,各尽其能,做好两个1,最终才能做到1+1>2。

二是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两者之间的练习和有机结合,做到环环相扣,自然衔接,而不是各自为营,相互割裂,要讲究学导结合,以导利学,学导相长。教师要坚持从目的出发,认准需求,把握实效。“学导式教学法”终究是方式而不是目的,它的核心仍然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要避免为方法而方法,为形式而形式的教条主义的出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情况不同,在采用学导法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固定做法。哪一程序、哪一环节、必须占用多少时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是相对固定的,但不是绝对的,学导式教学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任务、课程性质、 学习对象和学生自学能力、重点难点分布情况等不同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学,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效果。

总之,我们认为,学导式教学法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也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还要结合不断变化的教学工作实际情况,适当运用学导式教学法,要深入理解学导式教学法的目的、操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追求实效,以防只重形式改革,“换汤不换药”或者“矫枉过正”现象的出现。只有顺应发展要求,符合具体学情,把握科学方法,才能使学导式教学法发挥更大的效用,才能建立更积极的师生关系,实现更好的教学相长,达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数学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