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
【摘 要】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提升青少年德育理念的必由之路。学生德育理念的提升,投射的是一个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本文从学生德育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学生德育教育提升的新途径,学生德育理念提升的再思考等几个方面,探索了提升学生德育理念的新途径。并通过这些新的途径和新举措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从思想层面到实践层面,从传统理念到现代观念,探索学生德育理念提升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德育教育 传统道德 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025
德育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教育,德育的水准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道德教育是社会范畴的意识领域教育,没有考量机制也没有标准可言,只能通过具体的表现界定其道德水准。道德的遵守也同样没有考量机制和惩罚机制,只能通过社会舆论、日常的约定俗成等来维系。因此,学生道德理念的提升不是能够通过考试来强迫学生进行的,也没有具体的考量办法,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德育理念,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法的并举,以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学生德育理念的提升。一个人的道德理念决定着一个人的德行,一个人的德行代表着一个人的品位。道德理念的提升,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途径,也是促进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德育教育的最根本内容就是教育人从自我的“小爱”中走出来,走向对世界,对世人的“大爱”境界。
一、学生德育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德育教育对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统治者,有着不同内容的标准,德育教育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和传统的道德规范,总的来说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对民众所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能够通过德育教育,规范自己知、情、意、行,不断提升个人的品德和自身的修养。德育教育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做好了品种教育才能够进行其次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一)学生德育教育的概念
从我国的德育教育的教材来看,德育教育的概念是:“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迈进新的历史时期,德育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德育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抛却一些不健康的概念,也不断地融入新的具有时代感的内容和理念。当今的社会主义阶段,当然就会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标準和德育理念,而且在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二)学生德育教育的内涵
1.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首先肩负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把握学生思想发展方向的教育,因此也是全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把握自己的思想,让自己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并能够协调地发展。品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和基础,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德育教育的水平,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2.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良好习惯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诸多方面方面。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每一个时代的思想教育的主题,也是每一个民族的思想教育的基础。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利益而奋斗。良好习惯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良好的行为是内心良好道德的写照,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仪表的整洁端庄、举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同时遵纪守法,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尊重所处地习俗和尊重他人。审美教育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美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建立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抵御不良因素的侵袭,锻炼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
3.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德育教育的第三个方面,政治教育是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政治形势,把握自己政治方向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的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学生德育理念提升的新途径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举
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所缺失的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并举,很多家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缺失的,家长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学生的分数上,因此便有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现象,由于家庭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忽视,而导致学校的德育教育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出现了学生在校和在家判若两人,在学校是一个道德高尚处处表现出良好行为的人,而在家里却是一个自私而专横的小霸王。这就是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后果。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理念,就必须使德育教育的家庭教育与学校并举,使学生处处遵守道德标准,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把在学校受到的道德教育带回家庭,同时也家庭里的德育教育带到学校,使学校和家庭的德育教育相得益彰,同纲并举,把德育教育的水平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不断在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理念。
(二)网络媒体教育与社会教育并举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推进,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宣传的主流,利用网络媒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当代德育教育的新途径,而网络媒体教育如果能够与社会教育并举,那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提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网络媒体可以通过各类事实的播放和分析,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德育理念,正确判断事物,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而社会教育的并举是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大力进行德育教育的宣传活动,树立道德模范,并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传,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网络媒体道德教育的并举,使学生的道德教育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了德育理念,不仅规范着学生现时的行为,同时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行为。
(三)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
对于学生德育理念的提升,另一个有效的新途径是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并举,思想教育是在精神层面的影响,是在思想上把德育植入学生的精神层面,而实践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具体体现,实践教育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思想教育的同时,给学生布置作业,题目是我身边的美德和不道德行为,让学生根据思想教育的内容自己判断什么是美德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另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资源和我为社会添光彩活动,让学生自己把美德展示给社会,带动社会的德育理念的提升。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并举,是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对提升学生的德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四)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科学教育并举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德育教育的资源,德育教育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精华,传统文化通过德育教育得到更好的解读。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德育的解读是全方位的解读,所谓的“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是传统文化对德育最精辟的解读。当代科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用科学的态度来解读德育,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德育的解读。传统文化与当代科学教育的并举,是提升学生德育理念的新途径,在科学教育的视域下德育的解读是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反对伪科学,不信谣、不传谣,科学地判断事物的真相,用传统道德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科学教育的并举,同样可以使学生道德理念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学生德育理念提升的再思考
学生道德理念的提升是全民族的教育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学生的道德理念的提升,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道德标准,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升。道德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品位和精神风貌,强烈的爱国主义信念,可以使整个民族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不仅可以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也可以用智慧和汗水为国争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伟大人格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的标识和形象;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学生道德理念的提升,是在提升全民族的希望,打造全民族的美好未来。只有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家庭、学校、社会、媒体配合,多种教育形式并举,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道德理念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富强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塑造学生的道德标准就是在塑造民族未来的形象,提升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德育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教育中就有“德”和“育”两个具体的概念,也是教育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时期规范人行为的两个教育学科。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思想方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自主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结束语:通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对学生的民族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悠久性、优越性和先进性,从而激发学生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对学生德育理念提升的思考,就是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思考,是对祖国和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德育教育关系民族的发展,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关注学生德育理念的提升,打造祖国的美化未来。
参考文献
[1]谢庆良.高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強化五种意识[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39-41.
[2]马少红.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维[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6):38-41.
[3]赖英腾.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4(4):22-25.
[4]孙菲.关于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68-69.
[5]田建国.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0,(6):8-9.
[6]庄和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个性心理需要支持.[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