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数学课堂生成过程中教学策略的运用

2015-07-06 06:58陈劲松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8期
关键词:运用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陈劲松

【摘要】 高中数学课堂生成过程,应融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等内容,实施多样教学方法,推进生成进程,提升生成效果. 本文作者就高中数学课堂生成过程中教学策略的运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成过程;教学策略;运用

构建主义学说认为,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个不同环节和过程. 其中,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是准备环节. 生成是预设的具体呈现,是践行环节. 课堂教学是生成环节的具体实践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预设活动设定的教学举措,采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教学实践活动,以此达到预定目标要求.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课堂生成环节教学,不是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是融入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等内容,实施多样教学方法的复杂实践活动. 在生成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及要求,运用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和举措,实现预设环节所提出的目标. 教学策略是否运用得当,制约着高中数学课堂生成效果的优劣. 本人现就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课堂生成过程中的运用,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请予指正.

一、实施情景式教学策略,在筑牢情感根基中实现课堂有效生成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生成活动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生成活动效果,就需要做好学习对象内在学习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工作.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决定了课堂生成活动的“程度”. 参与程度高,则生成效果佳,反之,则相反. 情景式教学策略在激发学习对象内在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积极显著的促进和推进作用.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不能“高估”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而应该强化对高中生学习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为生成活动提供坚实的情感根基,在生成活动的关键环节,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认知特点,采用情景式教学策略,为高中生创设丰富、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向高中生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和“风采”,从而为生成活动有效实现奠定情感基石. 如在“排列组合”一节课新知讲解环节,教师借助于数学教材的深刻应用特性,通过设置生活性教学场景的方式,为高中生营造了“小红帮同学投递6封信件,邮局门口有6个信箱,她有多少种不同的投递方法?”现实生活氛围,让高中生在感受数学生活应用美的过程中,内在学习情感得以激发和增强,保持积极情感参与新知探知活动. 又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教学中,教师利用数学学科发展的悠久历史特点,设置“古印度棋盘与麦粒”的古代典型数学案例,让高中生感知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悠久特性,数学学习情感受到激发,能动学习潜能得以释放.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學习技能积淀中实现课堂有效生成

生成活动进程中,教师与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内在特性,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效作用. 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水平、解析数学问题的技能,对生成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序推进,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教学活动中,以讲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个体的主体特性,轻视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锻炼,难以实现生成活动所预设的目标要求. 而教育实践学指出,课堂生成活动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探究实践,思维分析的实践过程. 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生成过程中,不能单靠教师个人的“独自作战”进行教学,而应该依靠学生的“师生协作”开展教学,将探究式教学策略融入生成活动之中,围绕教材知识点、数学案例等,组织高中生进行动手探究活动,逐步锻炼和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

问题:已知的坐标分比为(2,1)、(1,7)、(5.1),在直线OP上有一点C,其中O是坐标原点. 求使所取得的最小值时,向量的坐标为多少?

上述问题是教师在“向量的数量积”生成教学活动巩固练习环节所设置的案例,采用了探究式教学策略,设计如下过程:

高中生自主阅读问题条件内容,初步感知认为:“这一问题是关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内容以及案例讲解内容,根据问题解题要求,推导得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设的各自坐标,然后将其带入到之中进行运算,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从而求出,的最小值”.

教师对高中生推导过程进行指导,强调指出:“在此问题解答中需要正确运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学生开展问题解答活动,并展示解答问题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解析过程,总结提炼解答问题策略,学生思考分析、总结归纳.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导和指导高中生围绕解答的思路和方法等重要内容,开展感知、分析、解答问题和归纳策略等实践思维活动,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得以有效锻炼,学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为“向量的数量积”一节课生成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能力保障和方法指导,实现了学习能力培养和问题解答效果二者之间的“两不误”,“两促进”.

三、实施辨析式教学策略,在深入探析交流中实现课堂有效生成

笔者以为,学习对象对教材知识点、数学案例解析策略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衡量和评判生成活动效果最有力的“标尺”. 学生在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中,在评判辨析自身或他人解答问题思路或解题方法策略的观点展示中,充分暴露和呈现了学生个体在生成活动中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以及存在的缺点不足,从而有助于教师进行及时“补救”,针对性的讲解指导,更加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良好解题技能,推进生成活动实施进程.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采用辨析式教学策略,有意识的设置典型易错案例,展示解题过程,组织高中生进行辨析和评判活动,鼓励高中生结合所学数学知识及解题经验,进行大胆的指点和评析活动,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指导,在肯定评析成绩的同时,指明评析活动不足,形成更为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加科学的解析问题方法.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生成过程中教学策略的运用,一门深奥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教学活动各方面的要素,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环节,设置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或方法,保证生成活动按照预设“轨迹”前行,生成活动达到预定目标效果.

猜你喜欢
运用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