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琴
摘 要:“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那么如何让孩子能愉快地过渡到小学生活呢?要做好家、园、校的三维互动,才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教育,做到有效衔接。
关键词:幼小衔接;互动;幼儿园;小学;家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关于幼小衔接,专家已作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科学正确的幼小衔接,它能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健康、快乐、自信地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渠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孩子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教师从制订的课程计划到选择课程;家长从监督者变成了合作者、支持者。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现在的教育理念,孩子、老师、家长都是密切联系着的,他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合作,谁也离不开谁,这是多么的和谐,像一首美妙而又动听的乐曲。
一、互动站一: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是帮助孩子实现身心健康,最后为孩子减压入小学的不适应。
1.小学老师参观幼儿园达成共识
幼小衔接是件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事情,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有了互动,才能促进孩子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因此,可邀请小学老师来幼儿园参观,让他们也了解孩子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在互动中,我们必须与小学教师达成共识,如,在时间上的互相靠拢;在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在生活自理方面的一些过渡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尽快融入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进入小学是每个孩子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总会有一些担心。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幼儿园外部的资源,让孩子参观体验,不仅可以排除了进入小学的担忧,而且还可以提前熟悉小学的生活。
在进入小学参观前,我们要收集孩子们担心或焦虑的问题,如孩子们担心小学的老师很凶;担心小学没有游戏玩;担心小学有家庭作业等,我们和孩子带着这份担心从幼儿园出发,来到了小学。首先应让孩子们观看小学生上课的样子,其次欣赏他们的作品,再次参观实验室、音乐室等地方,最后引导孩子们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把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与小学生进行互动,让幼儿真真正正地了解小学生活,避免了幼儿进入小学的担心。
3.创设情境,模拟小学课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观回来后,我们可利用环境创设“模拟小课堂”,把平时学的内容根据不同领域进行了分类,并制作了课程表;鼓励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早早地入园,并学着自己整理书包;上课时提醒孩子坐姿要端正,认真听讲,大声地回答提问等,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与孩子进行互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并接纳孩子的想法,支持他们去探索发现,从而更深入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互动站二: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家庭是幼儿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才能促进家园的互动。
1.开启家长助教模式
家长资源不可多得,我们应好好地挖掘和利用,对孩子来说,直接获得比间接获得还要好。因为孩子的亲身感受,才能使孩子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请一位在小学任教的或者是懂教育的家长来幼儿园,根据小学上课模式,给孩子们上课,亲手教孩子们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感受小学生上课与幼儿园上课不同的地方。
2.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家长是孩子进入小学生活的关键人物,是幼儿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大班的孩子们马上就要进入小学生活了,家长们都非常的担忧,自己的孩子进入小学后的不适应。作为懂教育的老师来说,相伴三年,最后只能为家长做一些辅导性的推手,可以请资深老师为家长们作“专家谈幼小衔接”的讲座。针对幼小学习生活的不同,为家长设计一份幼儿园与小学生活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对比表,深入地分析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各种细微问题,并从激发入学动机、培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讲授,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最后,还可以成立“家庭互助小组”,体现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也有助于家长有效指导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每次培训结束后总有家长们说:“通过听专家讲座,我才知道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孩子各方面的进步。”从家长的讲话中让我感受到了旧观念的转变,体现出了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
由此可见,幼儿园是桥,家长是载着孩子的车,学校是引领孩子前进的启明星,要让孩子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成功做到幼小有效衔接,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杨明明.幼小衔接,习惯很重要[N].浙江经济报,2003-11-7.
[2]朱碧莲.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一些思考[J].福建阅研,2006.
[3]郑立华.家长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中的作用.教育评论,200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