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
刊物介绍
《环球时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与出版的国际新闻报刊,创刊于1993年1月。原名《环球文萃》,1997年改名为《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对日本、美国及台湾的新闻较为关注。在解读中国外交政策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因《人民日报》在全球各地派驻人数众多的特派或特约记者,《环球时报》也以此为独家特色资源,加以利用。使之刊发的文章受到中国大陆与海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环球时报》通过广布于世界各地的驻外记者,以独特视角生动及时反映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反映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审视与交融,从而拓宽国人视野,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资讯。 同时,《环球时报》鲜明、坚决地向世界亮出中国民间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和立场,成为中国百姓参与国际舆论的一个渠道。外国主流媒体和驻华使馆普遍关注环球时报,对其所反映的中国民意加以传播和研究。
环球时报
- 美防长绕着中国访亚洲
- 奥巴马紧急安抚中东盟国
- 韩媒猜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政治信号
- IS旗帜插到喀布尔城外
-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 越共总书记率4名政治局委员访华
- 日本《外交蓝皮书》再引中韩批评
- 印度专家比较中印也门撤离行动
- 斐济要求澳新退出太平洋岛国论坛
- 回应泄密风险斯诺登:搞砸了
- 印度警察击毙20名盗木者
- 美媒称希拉里将低调参选
- 土耳其封166家网站查删“挟持照”
- 花粉过敏成日本“不治之症”
- 希腊对德二战索赔:2787亿欧元
- 德国女防长吐槽国产步枪打不准
- 最大家兔
- 莫迪成长历程9美元体验
- 欧洲“共同语言”:伪英语
- 出轨后,克林顿被希拉里打破脑袋
- 乌前总统批难民“不会干农活”
- 为保数据向黑客低头美警局交比特币赎金
- 韩媒:中国人吃韩餐最爱烤肉
- 北京的改革令批评者遇挫
- 中国的狄更斯式寄宿学校
- 中资收购硅谷芯片企业让美紧张
- 老外在华求职不那么容易了
- 球场削减,高尔夫继续
- 武汉努力成为中国的汽车城
- 西方NGO渗透缅甸方方面面
- 瑞典为能否“打小孩屁股”纠结(手记)
- 印度反导试验发射3秒即告失败
- 走近中国“猎鹰突击队”(独家报道)
- 走进“上帝的部落”司马库斯
- 巴塞罗那建筑方方正正
- 应将“反港独法”放入中央抽屉(本报专访)
- “阿帕奇案”,台陆军司令请罪
- 民进党大佬呼吁放弃“台独”
- “工业4.0时代”中德互相取经(中国经济新常态)
- 俄罗斯卢布超常规升值
- 俄批准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
- 印尼要力推伊斯兰旅游业
- 蒙古国看《狼图腾》:女主角好
- 刘翔结束19年跨栏情缘
- 《速度与激情7》让观众起立鼓掌
- 恒大亚冠输球无缘提前出线
- 也门的孩子
- 艰难谈判
- 黑匣子
- 快乐之道(域外箴言)
- 亚投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 爱的乞讨
- 漳州爆炸须严查,PX建设应挺住(社评)
- “一带一路”走出历史终结论阴影(纵横)
- 当西方对伊朗制裁放松后(环球锐评)
- 刘翔有尊严退役,社会有尊严释怀(社评)
- 日本官方暴露病态历史观
- 治霾先治散烧煤和柴油机(焦点话题)
- 警惕公车拍卖“二次腐败”
- 俄多方推动“胜利日外交”
- 美日压制中国“二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