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9
刊物介绍
《环球时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与出版的国际新闻报刊,创刊于1993年1月。原名《环球文萃》,1997年改名为《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对日本、美国及台湾的新闻较为关注。在解读中国外交政策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因《人民日报》在全球各地派驻人数众多的特派或特约记者,《环球时报》也以此为独家特色资源,加以利用。使之刊发的文章受到中国大陆与海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环球时报》通过广布于世界各地的驻外记者,以独特视角生动及时反映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反映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审视与交融,从而拓宽国人视野,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资讯。 同时,《环球时报》鲜明、坚决地向世界亮出中国民间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和立场,成为中国百姓参与国际舆论的一个渠道。外国主流媒体和驻华使馆普遍关注环球时报,对其所反映的中国民意加以传播和研究。
环球时报
- 香港为拯救旅游紧急行动
- 美防长访日主张两军“无缝合作”
- 奥巴马国宴彰显中国地位
- 希腊总理访俄,欧洲担心“特洛伊木马”
- 伊朗军舰赶赴也门亚丁湾
- 苏格兰暗示明年再搞公投
- 日本被爆为加入亚投行留余地
- 泰国游轮爆炸
- 希拉里“邮件门”赖上中国黑客
- 中国助力法蝉联第一旅游目的地国
- “卖淫合法化”争论分裂韩国
- “枪杀”
- “痴汉”,日本除不掉的社会顽疾
- 法议员因“中国婚礼”事件自杀
- 中国女子在韩惨遭丈夫碎尸
- 美国禁毒署被爆大规模监听
- 塔吉克斯坦中学开反腐课
- 胡椒喷雾无人机印度平骚乱“神器”
- 上学啦
- 日本校长嫖宿过万女性终被捕
- 驾驭减速经济不易,但中国有信心
- 中国企业家开始在社会问题上发声
- “海带”综合征来自中国的警示
- 内地急需增加“缺陷婴儿”检测投入
- 从华人老店歇业看中美贸易发展
- 宜家要推醒“蹭睡”顾客
- “1/3越共政治局”访中国吹来暖意(社评)
- 中东缘何经历“失意十年”
- 李光耀留给两岸关系的启示(焦点话题)
- 俄发展大航母要图“一石四鸟”(周边)
- 维护女权不是随便上街抗议的理由(社评)
- 亚投行不会因“大国太多”而失控
- 高效用煤将助推中国经济(企业家说)
- 立法评估应凸显廉洁性指标(焦点话题)
- 中越发公报要管控好海上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