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
摘 要:本文主要是基于传播学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国目前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进行分析,试图从传播学视角找出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方面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力图提升高校学生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的发展提出合理性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传播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问题,体现在当今我国各高校中,实际上就是对各位在校生进行的不同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种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日后踏入社会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尽可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去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并且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地贡献力量。
傳播学起源于20实际30年代的美国,是一门以人类的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年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五W模式”,即: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al)、传播对象(To Whom)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2]每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都包括上述五个环节,因此要对某一项传播活动进行分析,就必须对上述五个环节进行分析。
二、传播学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师资力量有限
传播者是信息传播的主体,信息由传播者发出并经过各种渠道到达传播对象。目前,在我国高校中主要是由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和学院辅导员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这些人是接触学生最多、与学生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但是这些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工作者们更多的精力是花费在行政工作中,很少有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中国这个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全国各高校虽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公共课程,而且是全部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很多高校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根本达不到掌握并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程度。同时,在我们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老师也相对较少,学科发展也并不完善。
(二)传播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仍以空洞教条的说教为主
传播内容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的信息,也是传播过程的核心。毛泽东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目前在高校中传播的主要内容,这个理论内容本身就晦涩难懂,是比较空洞教条的一门学科。加之传播者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的时候,通常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深奥的概念性语言,枯燥乏味,教学过程缺乏创新。因此学生就更加没有兴趣去学习,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就会很差,最终不但学不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的平民化和实践性变得难以实现。
(三)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渠道过于单调
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载体。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主要包括,老师上课的课件和板书、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条幅和讲座等。这些载体在校园里太常见,同时这些载体的表现形式又很枯燥,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容易被忽略,一般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信息在这个传播过程中的识别度就会大大降低,受众的接受和记忆效果也不理想。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少使用新媒体,无法与这个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相适应。大学生是更喜欢新鲜事物的群体,传统媒介对他们的吸引力往往不如新兴的移动媒体,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媒介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范围和效果。
(四)传播对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人群特性的多样化
在校大学生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对象,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年龄小,喜欢并接触到很多新鲜刺激的东西,喜欢时尚,有选择和过滤信息的能力,简单枯燥的理论说教形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他们与老一辈受教育的方式不同,他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诱惑太多,心理比较浮躁,造成信仰缺失。最后,当今世界的开放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影响着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在他们中间蔓延,大学生们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道德规范。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播对象的多样化往往被传播者忽视,不懂得因材施教,教学方式缺少创新,传播效果不显著,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五)传播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重视程度不足
传播效果是传播者发出的信息最终作用于受众产生的影响。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应该是作用于广大高校学生,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如今的状态是,大学生不够重视这门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更加没有兴趣,多数是浅尝辄止为了应付考试。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大,往往容易脱离中国的现实生活,甚至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这样看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对大学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三、传播学视角下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把关人”理论,要重视高校师资力量培训
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滿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关,对流通的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4]思想政治课老师、政治辅导员以及一部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担任把关人的角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播到受众之前首先由他们进行“把关”,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过滤加工,再将过滤加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给受众。把关人对信息的过滤加工能力直接影响到受众能接受到的信息内容,而列宁曾经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努力提升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有能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信息进行更好的选择,过滤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工为通俗易懂的、清晰明了的、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信息。
(二)基于受众选择媒介公式(或然率公式)理论,要改进信息传播媒介
传播学之父,美国人施拉姆经过研究提出了受众选择媒体的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媒体选择的或然率。即受众选择媒介获取信息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报偿的保证,另一个是费力的程度。如果想要保持较高的媒介选择或然率,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实现,即增大信息能够提供给受众的利益点或者减小受众接触媒介的费力程度。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条幅、宣传栏、幻灯片等传统媒介,这些媒介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且一般是室外静态的媒介,无法与受众互动沟通,难以引起受众兴趣,因此传播的效率很低。根据上述或然率公式,如果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就要对其传播渠道进行改进,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媒体,提升受众选择或然率。
(三)基于控制论传播模式理论,要重视受众信息的反馈
控制论传播模式否定了传播的单向性,重视反馈的作用,认为传播是双向的,传播者根据传播对象对信息的反馈,对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并继续进行信息传播。
这个理论对于中国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中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多尚处在单向填鸭式教学阶段,教师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单一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在课程上听内容,课后并没有反馈。这是一种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地位严重不对称的现象,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主要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可增加问答讨论环节,课后可采取作业考察的方式,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反馈渠道,教师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在这个过程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传播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在反馈中不断地改善传播模式。
(四)基于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理论,要培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舆论领袖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经过调查后提出两级传播论,认为媒介信息通过舆论领袖(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者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的过滤和加工后到达与舆论领袖有社会接触的个体,即形成“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的传播过程。[6]从这个理论可以看出,舆论领袖对信息的传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舆论领袖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通过社交网络、影视、手机等新兴的媒介来获取信息,这些信息更新及时、阅读快捷,但是新媒体传递的内容又多又杂,大学生在浏览的同时很难分辨出有效信息,甚至会受假信息的误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舆论领袖给予他们意见,信息接受效果会比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的更好。因为这些舆论领袖通常在某一领域掌握着大量信息,并拥有较高的造诣,所提意见会更有说服力,大学生会选择相信与他们年纪相仿的舆论领袖,并自觉扩大传播范围。
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在他们常用的新兴媒介领域,“制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舆论领袖,通过舆论领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符合高校学生思维的解读,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施加影响,推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雪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
[2]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
[3]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G].1999.
[4] [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美]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M].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