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
【摘 要】
问题情境不仅显示着教师“教”的智慧,也启发着学生“学”的思维。本文从创设趣味性、探究性、拓展性的问题情境着手,探讨了基于问题驱动的探究式教学对构建中职语文有效课堂具有的重要积极意义,以期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实效。
【关键词】
中职语文 问题情境 教学实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同样在教学中,问题是教学目标之所在。新课改下,百花齐放的教坛催生了一个又一个教学新理念,让莘莘学子获益匪浅。具有较强思想性的语文学科,在课改理念的变革中理应发挥出它的最大优势,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此笔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探索了以问题驱动为模式的有效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一文的具体教学实例,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活期待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要想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感受文本中文字的魅力所在,教师就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层层深入,在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一课时,笔者在课堂导入部分创设了如下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同学们,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引出古老的传说:盘古死后,躯体变成了“五岳”,其中他的头部变成了东岳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富有趣味的情境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一个个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然后再以如下问题揭题、导入新课:泰山为我国中外驰名的五岳之一首。古今文人墨客为之吟诗赋文者众,但冒雨登泰山,饱览泰山雨中情趣者,似乎尚不多见。你认为作者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登泰山?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以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期待,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效激发了学生探求新课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点燃,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整体感知
新课改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成为课改中被积极倡导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案化、静态化的弊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不仅描述了雨中泰山的独特风姿,更记录了雨中登山的独特情趣。在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弄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笔者从游记类散文离不开写景抒情的特点出发,创设了如下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课文怎样写“雨”,弄清课文写“雨”的作用:
(1)课文是怎样写“雨”的?
引导学生从正面和侧面两方面寻找文中描写“雨”的词语,并指名口述山中雨景,顺序可作适当调整甚至重新组合,要求精彩词语要充分运用。
(2)课文写“雨”,有什么作用?
引導学生从创设特定的意境,借“雨”抒情,以及设悬念,生波澜,引人人胜,两大方面去考虑写“雨”的妙处。
通过根据文本特点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的角度去总体感知课文。只有弄清课文写“雨”的作用,才能领会课文开头引用古诗文,实际上是定下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冒雨登山,既不是寻常的游山玩水,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作者追求的是向艰难险阻挑战。
三、创设拓展性的问题情境,融情升华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要营造开放式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在活学活用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感受学习的情趣,让学生在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情境中迸发情感与智慧的火花,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在《雨中登泰山》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如下拓展性的问题情境:
(1)假设作者李健吾当年带的年轻人是在座的各位同学,并请你们做他的摄影师,你最想从哪个角度去选景呢?并口述拍摄的画面内容,为所选的画面拟定标题。
(2)作者从泰山回来后,为感谢同学们为他摄影,准备接受每组同学2分钟的采访,此时此刻,你想采访他什么呢?
这样的题型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的思维活跃,不仅能借机小结本文的写作特色,也能从中穿透人生哲理,更能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回味和思考,在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境界中无形地延伸了课堂。
构建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以问题驱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提问,以曲直结合、虚实善换的问题情境中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穆春华.浅谈语文课堂中问题情境的设置【J】.新课程,2010(11)
【2】鲁中华.开放式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