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重点所在,而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正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这特殊的年龄阶段使得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难度加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小学生发展思维、掌握基本知识的重要形式。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就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能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优化 课堂教学 技巧探析
优化课堂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项根本措施。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可以激发学生學习动机和兴趣来增强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学习的材料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习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知道而没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而传统的教学无法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计算机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又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着提高。
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新知识进行疏通整理、触类旁通、加深理解,在学生探究中出现错误时加以疏通,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加以疏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疏导,好比交警在十字路口疏通道路,指挥交通,使混乱的交通秩序变为井然有序。如在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时,同学们往往漏掉“0”不写。计算“3015÷15=?”时,大部分同学就算出商为21。此时,教师进行疏导,让学生进行验算,加以讨论,并指出错误的原因,学生才能掌握好这方面的计算。在教学中,只有教师善于疏导,才能突破难点,学生才不至以背着“学习数学好比上刀山、下火海”的沉重思想包袱,最终使学生化难为易,消除学生心底深处怕学数学的警戒心理。
三、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数学学科的特点既然是大众化的数学,那么作为数学传授的课堂内容来说,也必须要从生活中出发,重视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的有机结合。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将学生训练为解题的工具,学生盲目的学习,不知道所学知识的用处,学习与应用脱节,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基于这种现状,优化小学课堂教学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例如,在教学“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设计模拟家长会,让学生帮助家长找到相应的位置,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指出自己的座位,并用数学位置符号表示,同时,让学生互相告诉对方自己家的位置和方向,这样实践与现实结合,学生从中知道所学习知识的应用,自然就感受到课堂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率。
四、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数学科目自身的特点规律,尝试性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一些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教法,做到新旧交替、动静结合,真正发挥学生多种感官作用,通过听、说、看、动、做、学,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人人动脑,个个主动的良好教学局面。比如,在教学一位数除法时,设计摘桃子的游戏,既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我在教学中不大注意运用常识性的方法,课堂教学不但沉闷而且效果不明显,然而我试着采用多种教学法后,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在课堂上综合采用竞赛法、质疑法、儿歌法、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大胆改革以往那种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只注重老师的高压灌输,而不注重学生接受能力的因循守旧的教学。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健、个人间、男女生间开展口算、速算、分析、思考等竞赛活动,在竞赛中老师给的一次高分,一次表扬往往会挖掘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小学数学课的气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很多的教法,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认真研究,认真总结,积极探索,要因材施教,因班因学生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要注意寓教于乐,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培.在情境中学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涂荣豹.数学教育认识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林勋.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探微.小学数学教育,2005
【4】王海儿.紧密联系生活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宁波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