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 探索 创新
——力量教授《现代汉语百题辨异》评述

2015-06-27 05:52:08
关键词:书面语辨析术语

万 茹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普及 探索 创新
——力量教授《现代汉语百题辨异》评述

万 茹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现代汉语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理论成果丰硕,力量教授领衔著述的《现代汉语百题辨异》(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一书以新的视角、新的形式为现代汉语研究打开了新路径。

一、立足实用,探索创新

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语言术语、概念、现象相近、相像,如“语言和言语”“声母和辅音”“假借字和通假字”“离合词和短语”“兼语句和连谓句”“借喻和借代”,等等,这些相似概念、现象让现代汉语的初学者望而生畏。《现代汉语百题辨异》从《现代汉语》课程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6个部分精心选取了200余个、近百对难辨、相近的现代汉语术语、概念、现象作一一对比,让学习者不仅能够拓宽专业知识面和学术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他们驾驭现代汉语的实践能力。

该书写作体例先从各对术语的定义入手,阐明定义之后再讨论联系,讨论联系(或关系)再论差异,最后还有针对性地提出辨析的方法。如:“书面语和口语”,包括“1.书面语和口语的定义;2.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3.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特殊关系;4.造成口语和书面语差异的主要原因”等部分。再如:“词和短语”,包括“1.词;2.短语;3.词和短语的联系;4.词和短语的区别;5.辨别词和短语的方法”等部分。这种方式从阐发到辨析,不断延伸与扩展,让学习者在比较之中见差异,在辨析之中明异同,真正掌握现代汉语知识的实质和内涵,提高现代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内容全面,注重普及

《现代汉语百题辨异》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其目的不仅仅是辨析现代汉语诸多难辨的术语,更是通过这种形式来普及现代汉语知识,促进语言的规范。普及性主要表现在:

1.全面性。该书全面精选的200余个、近百对难辨、相近现代汉语术语,对现代汉语各个方面都做了系统、深入的对比分析。精选的百对现代汉语术语,其中绪论部分12对、语音部分13对、文字部分17对、词汇部分18对、语法部分20对、修辞部分20对,根据内容,不拘形式,多则丰,少则精,虽全面但不失于琐碎。比如第六章“修辞”涵盖内容较多,该章不仅仅分层次论述了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语境的关系,以及各种修辞格如比喻与比拟、借喻与借代、双关与借喻、排比与层递等之间的联系区别,还辨析了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语言风格和语体风格等相关知识,让学习者全方位了解什么是修辞。

2.普适性。该书采用的观点基本是已成定论或虽未有定论也相对稳妥较为通行的观点和说法,尽量吸收国内现代汉语研究的主要标志性成果。在此基础上也恰当加入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现代汉语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研究。比如第五章“语法”中讲到学界争议较大的语法化和词汇化问题,作者首先将语法化和词汇化的争议点一一列出,并总结出学界彼此交叉又差异较大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比较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最后给出学界普遍认同的结论,让学习者对语法化和词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再如讲到“被”字句和受事主语时,作者首先参考了黄伯荣、廖序东及邵敬敏等几家对“被”字句的界定,同时也补充自己的看法:“被”字句主语是受事,意义上表示受事,“被”字句主语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受事,但也可以表示处所、工具。该书从纷纭复杂的现代汉语理论中理出头绪,观察细致、分析缜密、解释精当,既能给汉语专业的本科、专科学生打好基础功底,也可以为相的邻专业如文秘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释疑解惑,更能够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知识要点。

3.可读性。全书在语言表述上,自然流畅,阐述分析也简明扼要,不枝不蔓,可读性非常强。在列举、对比现代汉语诸多术语的同时,还利用图表、符号为学习者提供迅速掌握有关知识点的技巧、方法。比如第五章“语法”中分析语素、词、短语、句子的关系时,简单的一张表就将四者的关系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直观且容易让人记住,如下图:

句子→三级语法单位→使用单位

虽然《现代汉语百题辨异》打破了传统的写作体例,将现代汉语知识以辨析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章节之间体系严密、架构严谨。

1.科学性。百对术语、概念都是结合作者多年现代汉语教学经验精心挑选的,排列也是经过反复斟酌、论证而来。比如开篇“绪论”,从现代汉语和印欧语、汉藏语系、古代汉语关系讲起,接着分层解析普通话、方言、北京话、书面语、口语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入语言学容易混淆的术语如语言和言语、符号和征候等。这样排列的知识体系让学习者对现代汉语及语言都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与认识。

2.紧密性。该书节与节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所选术语、概念并非杂乱无章,而是精心设计。比如我们谈到“韵”和“韵母”,自然会联想到押韵,该书第二章在辨析“韵”和“韵母”之后随即列出押韵和叠韵看似不相关,却又极易混淆的概念。再如第三章“词汇”,在辨析词和短语之后,立即引入离合词和短语的辨析。离合词问题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国外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所在。该章节先让学习者掌握区别词和短语的方式,紧接着论述离合词的产生与结构,再论离合词和词的联系与区别,更符合认知规律。

3.系统性。《现代汉语百题辨异》本身也遵循了现代汉语研究的系统性,从绪论开始,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依次展开论述。不仅如此,该书在各章之内也注重系统性,“语音”章依据语音单位大小层层展开;“词汇”章从语素、词、短语讲到词义的各种分析,再到各种词汇的构成,均作了系统的描述;“语法”章也是根据语法单位的大小,从词讲到句子,构架严密。在写作体例上,该书更是注重系统性,每对术语的比较,都是从定义开始,从源头梳理,从历时讲到共时,逐步呈现语言的发展,将“史”的理念贯穿其中,先述联系后讲区别,将相关知识点连成一张网,脉络清晰,主次分明。

三、精选语料,例证丰富

《现代汉语百题辨异》精选的不仅仅是现代汉语的术语、概念、现象等,连语料和例证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在语料的选择上,作者结合多年现代汉语教学经验,古代诗文、名言醒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等等都能作为语料信手拈来。特别是在第六章“修辞”章,鲁迅、老舍、叶圣陶、杨朔、余华、路遥等作家的词句都被作为语料来支撑和解释各种不同的术语与语言现象,读者在品读经典的同时又能掌握各种修辞的精髓所在。另外,作者在例句的选择上,也极具代表性和说服力。比如在论述“兼语句”和“连谓句”时,已经用大量不同结构、不同的语义关系的例句证明了各自的类型,在辨析两者区别时又列举了“有无”类兼语句和连谓句、连谓和兼语连用和兼用的例句。这样结合例句的讲解深入浅出,一针见血,虽寥寥数语却能切中要害。该书在辨异中用材料说话,求证十分谨慎,读后使人有涣然冰释之感。

力量教授在现代汉语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这本书内容全面、体系严密、架构严谨、脉络清晰、语料详实,是一本极具特色,可读性非常强且学术价值很高的语言学专著。

责任编辑:刘海宁

H109.4

A

1007-8444(2015)06-0837-02

2015-09-20

万茹(1983-),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猜你喜欢
书面语辨析术语
语文课重点教的是书面语
新校园(2023年10期)2023-12-02 07:53:41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备考指导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的特征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05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