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义东
摘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有层次的教学方案,组建互助学习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个体差异;以人为本
随着高中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各学习阶段的不断渗透,以及高中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作用的显现,高中数学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高中数学教学不再雷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只注重应试教育、“夺分策略”,而是讲究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就成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本人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综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关注个体差异,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数学教学实践者提供参考。
一、推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十分丰富的时期,也是性格特点和看事待物态度塑造的时期,极其看中外界对他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希望从外界得到肯定的信息回馈,希望获得鼓励和表扬。同样,在学习方面,高中时期的学生会根据教师和同学的认可程度,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并且通过数学活动、谈话交流、班级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而要想把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调动起来,就需要数学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数学任课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适时适度渗透数学文化,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打开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有层次的教学方案
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升入的高中生,由于各自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能力不同和各自掌握知识状况、学习能力不同,造成了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其成绩水平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学生数学知识积累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同样,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和学习行为习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为了调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就需要数学课任教师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前,制订有层次性和渐进性的教学方案。
在学期之初,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让数学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能听懂、程度好的学生树立信心。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适度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同时,高中数学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通过组织数学竞赛活动和情境游戏,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教学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就能够将学生的差异性转化为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将低能、低效的课堂教学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组建学习互助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尽管高中数学任课教师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制订了逐步推进的教学方案,但是学生差异性不可消灭,即便同一个老师在教,每个学生学习到的东西也不同。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通过组建数学学习互助组,合理恰当地分担学习互助组里不同的角色,既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做到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共同发展。组建数学学习互助组,需要把班级内的所有学生,按照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学习互助组内既有数学“优等生”“中等生”,又有“后进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是按照成绩进行“论资排辈”,而是为了平衡各小组的实力,分担数学学习的压力。学习互助组分配后,就要对各小组中的数学“优等生”进行鼓励、教育,让他们自觉树立为其他同学服务的意识,发挥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特长,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这里可以采用“一对一”,也可采用“一对多”的帮扶模式,但是要控制好度。各小组之间采取竞争机制,并计入日常考评范围。在推行一段时间后,应进行适当调整,选出新的小组长。通过组建数学学习互助组,一方面能让教师集中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共性问题上,另一方面能发挥出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普遍存在,也无法磨灭,需要教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另外,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数学教育实践中逐步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妥善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宪彪.浅谈新课改条件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
[2]季娜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3).
[3]刘术青,田炳娟.转变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J].才智,2011(08).
?誗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