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东
摘 要:初中时期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建立运用意识的关键时候。因此,初中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生来说,应该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积极锻炼身体以及参与体育活动,更应该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主体性;方法途径
如何让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不仅是学生自身应该努力提高和探索的问题,也是广大初中体育老师应该热切关注的教学重点。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也有利于初中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本文根据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主要动力。
作为初中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应该注重身体素质的加强,同时也应该学会放松自己。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让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更不要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这就导致了初中生不仅在身体素质上逐渐下降,对体育课堂也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作为初中体育老师,从教学课堂的严谨性、科学性角度出发以及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考虑,体育老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比如说,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普及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体育课堂。再者,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选择的空间和权利。比如说,很多体育老师喜欢在上课前给学生安排跑步进行预热,让学生先舒展一下筋骨再进行体育运动,很多学生并不喜欢跑步,很多时候老师的强制要求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其实老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先舒展筋骨进行课前热身,体育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和选择被尊重了,并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这也是学生发挥自己主体性的体现。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气氛和教师个人形象是让学生能否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在一节体育课中,如果气氛过于压抑紧张,学生就不敢提出自己的主观性想法,不能对老师提出自己的学习要求,从而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再者,很多初中体育老师个人形象非常严肃,上课时对学生总是言辞令色,让学生望而生畏,学生不敢与老师交流与讨论,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变成了老师主导的单方向传授的课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群体。在我国很多高中教学中,总是很容易发生类似的事情:个别学生因为一些原因总是拖班级的后退,比如说,打篮球投不进篮,跑步总是跟不上等,这时候老师往往会对这类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和重点训练,其实老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去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老师与学生交流一下,学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不能够跑得快等,这样与学生共同努力找出方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学生不会在课堂上过分紧张和压抑。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多以积极鼓励的语言去激励学生,比如,学生在跑步时快要达到终点,老师可以说:“终点已经在眼前了,你们是最棒的,加油!”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进行集体活动,老师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想参与的互动。这样,学生才能积极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去改善教学。初中生的主要特征是,一部分学生比较消极,总是不参与活动。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是比较积极主动活泼的,愿意进行集体活动的。初中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体育教学的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比如说,老师可以举行赛跑接力,由于竞争关系,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会为此出谋划策以及排兵布阵,这样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投入的过程,也正是学生发挥其主动性的过程,提高对课堂参与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意识和努力,还需要广大初中体育老师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更能反映学生的需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让学生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起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张云英.浅探当前初中体育的欣赏教学的实践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7).
?誗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