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5-06-17 03:01张青松
新课程·小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平均分卡片效率

张青松

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资源有限、学生自制能力差、家长配合不积极,这给我们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才能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和学生做朋友,让他们喜欢你,对课感兴趣。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堂课的学习。

二、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就会有动力,就会有创新。数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好学科之一,但是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保证。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我们身边的故事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比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给学生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让学生从故事中体验“循环”的数学思想。这样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快乐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在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枯燥的课堂教学为快乐的数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游玩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中获得快乐。

例如,在教学5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课时,我设计了做“我的好朋友”的游戏:首先,让班上每个学生从老师这里领一张计算卡片,而所有卡片中的算式和结果只有两个是相同的;然后,让学生逐个站在讲台上亮出领到的卡片,再找到另外一个结果相同的同学。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亮出自己的卡片说:“27+13=(),你们谁是我的好朋友啊?”这时,另外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的卡片是50-10=(),我就是你的好朋友。”通过这样的小游戏,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5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内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情感,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分层练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业练习时,教师可以安排A、B、C三种练习。A型是基础题,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B型是稍难题,要求中等成绩学生完成,C型为拓展题,要求尖子生完成。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从而激发起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成为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形象、更直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如,我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好理解,例如,把8个梨平均分在2个盘里,每盘有几个?此时,就在屏幕上先展示出现8个梨和2个盘,再数一下梨,梨就一个一个依次地飞到盘里,最后每个盘里有4个梨。这样既生动又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懂得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的道理。最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现一组组有趣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组是平均分,哪组不是平均分,是平均分的又该怎样列出除法算式?从而加深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这样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地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开拓创新,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王丹.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06(09).

编辑 郑 淼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均分卡片效率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一张卡片
平均分一半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