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2015-06-17 20:27唐彩霞
新课程·中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动眼动脑动手

唐彩霞

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得让学生动起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把课堂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场所。

一、动眼,即观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

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把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因此课堂要让学生“动眼”。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往往会选择一些有趣的情境题材,创设生动的情境供学生观察;解题时要观察各类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充分挖掘隐含条件;观察图形的结构,观察式子的特征,观察数据的规律……让学生动起来。观察不是看看热闹,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并且带着问题去观察。

二、动脑,即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考是數学活动的核心,在新知的探索和研究中,离不开思考活动。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索的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上“不等式的应用”时结合学生关注的去新体委大楼锻炼办年卡与不办年卡哪个划算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经过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思维碰撞后很容易找到几种方法来解决。在思考环节,教师要注意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三、动手,即实践,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多动手,往往能激发创造的欲望和灵感,多动手,就可以找到创造的门径。数学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多动手,动手制作小教具,动手演示,动手画图,动手论证……让学生都动起来,比起传统数学课堂,学生既玩了又学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操作的步骤,让学生明白动手操作的目的与要求。

四、动口,即研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概括能力

包括课堂研讨、小组交流、个人发言,也就是学生把发现的东西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提出不同的问题,善于与人交流沟通,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仅拥有了智慧,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逻辑性,还要尽可能言简意赅。

总而言之,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课堂主人,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也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大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手段。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动眼动脑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脑
睡眠是如何让我们“满血复活”的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常做噩梦要当心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重在“动”
让初中数学课堂“动”起来
动手演示找错因
肯动脑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