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数学阅读的价值以及操作要义

2015-06-16 18:17梅红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操作策略数学阅读价值分析

梅红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但对于数学来说,同样重要. 由于种种原因,数学阅读往往被忽视. 本文针对数学阅读教学,从价值出发,结合具体时间段,寻找“数学阅读”的高效,并提出了可继续深入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阅读;价值分析;操作策略;课外指导

2011版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需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当中就包括数学阅读乃至应用等能力. 苏步青也曾说过,语文学不好的,肯定学不好数学. 这当中就点出了学好数学的前提就是文字阅读,毕竟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

当然,阅读有很多种,对于语文来说,有连续文本阅读,也有纯粹提取信息的非连续文本阅读. 如果再进一步扩展开去,则有英语阅读、科技阅读等. 而本文着重从数学角度出发,试析数学阅读的价值以及操作策略.

数学阅读的价值分析

1. 从语言应用角度出发,倡导数学阅读有助于课堂对话的通畅

无论何种课堂,前提是一种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或者人机对话等. 对话中,着重于一种数学信息的高度概括以及信息传递.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乃至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试想,缺少对话,仅靠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交流形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根本就得不到发展. 只有阅读,只有引导学生与教本、与编者交流,只有学生学习、理解乃至运用数学语言,其课堂交流才会通畅. 从这一点上来分析,数学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2. 从教材使用角度出发,倡导数学阅读有助于发挥其最大值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然而,很多师生忽略了这一点,他们仅仅满足于教师讲授,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阅读价值. 至于教材,在他们眼中,仅仅是一种习题册,是做练习、作业需要的. 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人为的教材“歧视”是当前教师费力不讨好的根源所在. 因而,恰当的做法就是正视教材的存在,把教材当作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而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数学阅读. 新课标也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3. 从终身学习理念角度出发,倡导数学阅读才是根本途径

现在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需要与时俱进,学会学习,从而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最需要的就是学生自学,而不是教师津津乐道地讲解. 对于数学来说,其自学形式最主要的就是阅读.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引导,及时关注,着力培养他们的数学阅读. 毕竟,要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数学阅读的操作策略

1. 首先,需要从时间段上把握数学阅读

阅读需要时间,从时间段上把握数学阅读,需要教师:①重新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②积极地把数学阅读纳入到具体教学环节中. 下面,我将着力从课前、课内等时间段在具体操作上逐一分析.

(1)课前阅读,让学生体验“爬山”的魅力. 课前几分钟,让学生阅读数学教材,一来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所学知识,二来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教师需要“点拨”的地方,便于他们提高自学能力. 比如,针对“用计算器计算”这一课,课前,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我阅读,并且鼓励学生结合计算器进行模拟操作,从而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常用操作键的名称、用途”.

(2)课内阅读,让学生品味“新茶”的清香. 课堂才是主阵地,所以课内阅读更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主要途径. 因而,把时间还给学生,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阅读势在必行. 比如“小数除以小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知的方法以及计算关键,设计这样的阅读指导题:①完成预习的填写下表(表略). ②认真观察,对比表格中的具体数,假设要使商不变,那么被除数和除数应该具体怎样变化?③认真观察例题虚线框中的内容,想想小数除法是如何转化成整数除法的?这当中又运用了什么规律?④再看虚线框的左边是怎样做的. ⑤仿照例题请你计算:91.2÷3.8.

2. 其次,需要从指导方式上落实数学阅读

(1)根据具体内容,采用相关阅读策略

相对而言,数学阅读重在思考,而且这个过程是积极的;但是数学阅读毕竟不同于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感悟,它更多的是一种信息提取,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阅读性质乃至要求,采用问题式或者提纲式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从而让数学阅读更加直接、有效.

在具体的导读提纲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切入点: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实际背景是什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辨析概念,试着举出正、反例. 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条件是否可以减弱?结论是否可以推广?

(2)多种感官结合,让阅读成为再创造的过程

相对而言,数学阅读更需要一种积极态度、一种思辨思维. 它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探索问题,去验证过程,而不是去接受结果. 因而,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眼,乃至动笔画图等,积极调动各种感官,以便让思维散开,让思索更加灵敏. 而这通常是让学生读读、写写、算算,乃至画画,这样手脑并用,更有利于整理知识,乃至同化知识.

比如,学习“长方体的认识”这一章节时,可以出示以下导学提纲:①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的面的形状怎么样?相对的面的面积怎么样?②长方体有几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怎么样?③长方体有几个顶点?通过提纲,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阅读、自学,这样分层阶梯式地引导可以很容易地让学生理解与掌握. 笔者针对这一课,曾直接提出:“你认为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接着让学生带着思考阅读,并结合学具(长方体)对照观察、比较,乃至动手测量,接着同桌交流,小组汇总,最后全班推荐. 笔者则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按照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板书. 虽然与过去相比,同学们都能总结出长方体的具体特征,但比较而言,这种方法是学生自行总结出来的,学生不但学习了知识,还掌握了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得有成就.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独特的、良好的数学情感.

(3)在实践中引导元认知训练

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问题文本,更需要关注活动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认识,通俗地说就是元认知. 具体来说,针对某一数学问题的解决,其过程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时间安排、信息提取、整理分析、对比概括等. 由于对数学计算乃至数学思维的侧重,导致很多学生精于计算,却疏于阅读,以至他们在应用题方面失分很多.

其实,这是缺乏元认知造成的.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为提高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而这科学的方法就是先分析原因,纠正不良阅读习惯,接着重点培养学生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养成,如提高注意力、调动思维能量等.

数学阅读的课外延展

这里,笔者着重对数学阅读的价值乃至具体操作进行具体探讨,但是数学阅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还需要课外更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

1. 如何指导学生选购数学读物?

数学阅读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数学教材乃至拓展知识,远远不够. 因而,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课外数学阅读.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选购书刊乃是当前最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市场的数学刊物以练习居多.

2. 如何及时关注学生的阅读信息反馈?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信息反馈. 如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写读书笔记,对于优秀学生,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写数学小论文. 教师则可以采取提问、讨论乃至展示等各种形式进行评比,从而让数学阅读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3. 如何进行评价?

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数学阅读具有促进作用. 评价则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同学评价,乃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但由于数学阅读还是盲区,因而针对阅读评价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4. 如何安排阅读?

不同年级,乃至不同的学生,其阅读能力不同,因而,教师怎样针对同一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安排较详细的导读提纲才是需要考虑的,也是当前数学阅读需重点研究的对象.endprint

猜你喜欢
操作策略数学阅读价值分析
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的操作策略
中职语文模块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操作策略和效果观察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高校校园马拉松运动的价值分析
“数”山有路“读”为径